阳光城蚌埠麓山悦景观设计|罗朗景观
一方山居笔记PARK MANSION
阳光城麓山悦
归山、探水
Returning to the mountains and exploring the water
诗意景观引领新山居生活
Poetic landscape leada new poetic mountain residence life
01大山的恋情,诗意的情感
Love in the depths of the mountains,a very poetic emotion
我们羡慕陶渊明笔下竹篱边、菊花丛、南山下、云雾中如一幅漫漶水墨画一般的生活,或偶然瞥见一座山,一片云,一滩水,一缕光都能让我们思绪良久。久居喧嚣,最想要的还是那”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般豁达、舒适的释怀,对于理想生活的憧憬,离不开这些让人心生宁静的元素。山林溪谷的隐逸生活充满优雅的情韵,居于如此恬淡静谧之境,以松菊为友,与琴书为伴,远胜于朱门富贵与喧嚣的俗韵。
02自然的力量,设计的源泉
The power of nature, the source of design
寻溪问山
所谓山居, 就是回到山间、贴近自然的同时,让日月星辰、一花一木融入生活。传承中国传统山居文化,将生态资源与人居艺术相结合, 匠心营造一处悠远静谧的心灵居所。
阳光城·麓山悦以山居文化中水、林、石、谷为灵感,当山居文化遇上礼制建筑,在山水与现代人居之间寻找品质生活,取境东方再造现代人居文化,择雅而居就成了可能。
03场地的还原,寻根的艺术
The restoration of the site, looking for the art of the source
根据项目原场地的高差变化,借古典园林风格式布局,打造地块的空间哲学,重新界定出高低错落的丰富景观体验。我们以寻溪问山中的“寻山-观山-眺山-越山-赏山-探山-映山”的空间序列作为项目的叙事逻辑,用传统的造园手法和现代的艺术表达方式,将山、水作为意向处理,演绎“望一座山,听一片水,享入山林,终其一生”的淡泊之美。
在一条完整的“寻溪问山”之旅,必然有花有庭,如诗如画,人居其中,如游画中。
04空间的探索,细节的鉴赏
Space exploration, appreciation of details
寻山门
“作吏何妨隐,寻山不用深。”整个大门是效仿古代屋宇式大门结构,门体采用通体古铜打造,仿紫铜包边,门第彰显尊敬、高贵、威仪之势,门面装饰采用中国传统回字纹进行印刻,以中国传统艺术装饰匹配麓山悦的气质与品质。两边的跌水也是这次寻溪问山体验的开端——寻山。
复水苑
“平昔常闻风水洞,重山复水去无穷”。国人自古讲究门第之礼,从登门到府院,一进一礼,彰显家族风度,一进院、二进园、三进街巷、四进府、五进宅,层层递进,重塑中国家族礼序,族以门立,传承伊始门之紧闭,显示家族尊贵气派,门之开启,彰显大家包容万象。
整个院子中轴对称,两侧以落水的形式寓意常流不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孔子云:水有五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好像有义;浩大无尽,好像有道;流几百丈山间而不惧,好像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好像守法;量见多少,不用削刮,好像正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好像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又好像善于变化。水有这些好德处,所以君子遇水必观。
问源阁
“思慕华年,年如夏花。知源思本,本欲辄止”的人生思考,也是阳光城·麓山悦所要传达到人生感悟。两侧运用中国古典园林中漏景的手法,形成一种与周围环境若隐若现,含蓄雅致的美感,置石假山、借景造势都是展现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雅致。中心位置的松树与庭院、围墙搭配成为“迎客”树,象征着居住者的品味与优雅,成为整个景观轴线上的一段序曲。
依溪堂
中国古代园林工法里讲求相地、制格、立意、布局、料材、问名、理微、置石与布山、章材、封定,每一步都是缔造园林不可或缺的,所以说“三年成墅,七年成园”。园子通过从古典园林建筑形式——廊转化而来,转角处的山石树木景观空间以苏州留园为灵感,成为一副立体山水画,匠心独运,生动形象,使每一处景观都有着品质与独特。
穿过走廊,以镜面水和地形模拟自然微景观,就是以自然山水为形态,以叠水、镜面水、树池与远处虎山相呼应,相互构成借景,仿佛置身于山林之中,山涧鸟鸣、悠然自得,正如韩愈《示儿》中:“山鸟旦夕鸣,有类涧谷居。”此园故名为依溪之意。
一座飞桥,缘起拙政园著名的“小飞虹”,体态轻盈,倒映水中,桥的两端各有祥云,有安宅、祥瑞、招财之寓,旁边的紫铜方灯也凸显出尊贵、精巧的艺术品质。
密林园
“密林多暗香,轻吹送馀芳”,就是描述一种密林下的轻松氛围。正对着售楼中心的景墙再一次运用中国古典园林对景和漏景的手法,与红枫、置石共同构成一组具有静谧舒适的私密空间。
合色巷
“水将空合色,云与我无心”。小区内共有12个堂后巷道空间,以不同的植物品种为主题,每条巷道都从空间形态、植物季相等不同层面展现其特点,或赏花、或品果、或观叶,打造您的私密尊享入户花园。
观岚阁
密林深处则有一个现代风格的观山平台,能够无障碍的观赏对面老虎山的美景,闹市之中独一份宁静,观山平台旁边设计一个休息平台。
05照明的融入,氛围的增值
Integration of lighting,appreciation of atmosphere
对于示范区夜晚而言,景观的城市界面照明,往往是最夺人眼球的设计。通过调整墙壁和门头的明度、可以让示范区更有开放感。同时通过对远处景观的照明,既能让人产生安全感,同时还能营造出更好的夜景氛围。
设计过程中配灯考虑与吊顶分割线的关系,注意空间的平衡感,保持吊顶即流畅又整齐。灯具选用防眩筒灯,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照明设计。
灯具的安装需要兼顾白天景观中的隐藏性、小型化和夜景效果的考量,使其达到最佳平衡度。
中间环形花坛的照明,既可以达到通道照明的效果,同时也能满足视觉中心区域氛围。
连廊序列的立面照明优势:1、触发人对光的向光性;2、提供良好的视觉舒适感;3、使夜晚里的人感觉安心。
踏上发光的桥面,穿越朦朦的雾森,进入建筑内部,室内灯光与水面倒影,使整个示范区夜间景观更为柔美、温馨。
项目名称:阳光城蚌埠麓山悦
委托业主:阳光城集团安徽区域公司
景观设计:LAURENT罗朗景观
泛光设计:罗朗行知
建筑设计:汇张思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安徽省蚌埠市
设计面积:13142㎡
建成时间:2019年10月
景观团队:江雨龙、李明、孙井江、高明、叶玮、侍文、刘伟、王瀚、杨发俊、崔健、陈彦铭
摄影团队:VIEW建筑摄影工作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