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构思/设计理念/关键词:建筑设计,教育建筑上海万科实验幼儿园摄影:朱思宇幼儿园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接触的第一个公共空间。空间的尺度、使用的灵活度以及室内的场景和氛围,对于幼儿的感受和认知都有很大影响 ...
上海万科实验幼儿园 摄影:朱思宇 幼儿园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接触的第一个公共空间。空间的尺度、使用的灵活度以及室内的场景和氛围,对于幼儿的感受和认知都有很大影响,对于建筑师也是一个挑战。设计要能激发孩子们探索和学习的兴趣,同时要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要有家的感觉。在调研期间,设计团队发现非正式空间——如活动室前的走廊——往往是孩子们生活、交往、嬉戏的重要场所。 活动室前的走廊和中庭空间 摄影:陈颢 走廊,重要交往场所 摄影:朱思宇 功能、空间与环境的关系,是本案在设计之初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核心议题。张江万科实验幼儿园位于一个狭长的三角形地块,基地南侧为中环路高架与河道绿化,北侧为高层住宅区,东侧为一座跨河道的车行桥,西侧则为一栋需要容纳在场地内的区域环网站。在这特殊的基地上,设计出一个回应场地限制条件、符合教育局规范标准、包含15个班级的全日制幼儿园,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建筑师需要在满足规划指标、使用面积、规范性、安全性等硬性要求的前提下,在一个相对局促的场地里创造出符合老师教学管理、满足家长预期,且能鼓励儿童进行探索的幼儿园。 总平面图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幼儿园周边环境 摄影:陈颢 在设计的初始阶段,团队内部做了集中式、组团式、庭院式等多类尝试。在第一轮头脑风暴之后再次审视这些方案,主持建筑师刘宇扬向团队提问:“究竟什么样的方案,才是真正适合这个场地的?” 于是设计的出发点又回到对狭窄场地及现场周边环境的应对上。最终方案将不同的功能空间装载于四组串连的建筑体量之中,并在连接处留出景观平台。结合了弧形屋面的建筑形态宛如孩子们喜欢的托马斯小火车,一节一节地驶入场地之中,并带着孩子们的想象,驶向未来。
场地策略:将空间模式适应至三角形场地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空间策略1:架空形成活动场地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空间策略2:内廊+中庭空间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空间策略3:屋顶露台活动空间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鸟瞰·四组串联的建筑体量和弧形屋面 摄影:陈颢 三角形的场地西窄东宽,东侧用地相对宽敞且位于较吵闹的十字路口,因此设计将活动用地布置在这里,作为嘈杂环境与幼儿园空间的过渡。建筑体量顺应场地线性排开,采用中廊式的常见紧凑格局,房间分布于南北两侧,中间为三个由西向东逐渐扩大的三角形中庭空间。活动室、卧室与办公室分布于日照及景观条件较好的南侧;其他配套的功能空间,包括门厅、专用活动室、楼梯间、卫生间等,则布置在靠近主干道的北侧。南北两排体量被分为四段,在城市界面和景观界面都做了不同的转折处理。 南北立面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剖透视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北侧的城市界面较为齐整但不失活跃,幼儿园的围墙没有完全贴合红线,而是向内设置了多处转折,在步行道旁留出了驻足的空间,在入口处后退,留出了家长等候的场地。同时,设计将部分绿地让出,与城市界面共享,以减少对街道的压迫。围墙不仅仅是出于安全要求的设计,更是建筑与街道之间的缓冲,在低视角处增加了步行空间的乐趣,形成积极的连续界面。 位于北侧的主入口,围墙向内转折留出等待空间 摄影:陈颢 在主入口处等待的家长 摄影:朱思宇 楼梯间作为独立的语汇,齐整但不失活跃的北立面 摄影:朱思宇 而在高视角的建筑界面,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繁却易被忽视的楼梯间,被作为独立的语汇提取出来,在北侧界面穿插进不同颜色和尺度的体量,也让南侧活动室之间的空间更为紧凑。尽端以一个多功能厅的弧形轮廓收尾,自然缓和地过渡到室外的活动场地。北侧界面在高低有序、材料统一的前提下,调节街道面的节奏感,避免连续体量在狭窄场地中带来的紧张感。在高层住宅林立的背景前,留给行人和幼儿一个亲和的街道面,将幼儿园内部的温馨环境和适宜尺度延续至立面和街道。 北立面亲和的街道界面 摄影:陈颢 设计在南侧的沿河面布置了1个办公行政组团和3个活动室组团,于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在房子和围墙之间留出了集中的线性景观绿地。最东侧的体块后退并扭转角度,使活动室获得最佳的采光角度和景观朝向,在端头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半围合开放空间,过渡至活动场地。 东侧活动室的北立面,玻璃砖与混凝土涂料 摄影:朱思宇 南北两侧建筑夹角之间的一组有体量感的室外楼梯,将建筑各层连接至室外活动场地。南侧的体块之间由室外走廊和活动平台相连,让周边景观渗透进建筑空间。同时,为了减少建筑对场地的压迫和过于狭长的不利空间,利用底层局部架空与二层、三层的屋顶平台来增加活动场地。 南侧的集中绿地,以及连廊串起的建筑体量 摄影:陈颢 底层架空,增加活动场地 摄影:陈颢 位于二层南侧的半室外活动场地 摄影:朱思宇 建筑体量之间的室外活动场地 摄影:陈颢 在南北侧的体量中间,自然形成了3个三角形中庭,它们顺着地形自西向东逐渐放大,从办公区的小三角,到中间活动室区域的两个中三角,与室外大三角形半围合空间串联起来形成整个建筑空间的“骨架”。中庭的设计回应了儿童需要的聚集空间,在顶层对应三角中庭的位置开了天窗,阳光透过天窗穿过色彩明亮的二三楼洞口照射到一楼。在宽窄变化的走廊里,由近及远的明暗光线、窗外隐约显现的景色,以及穿透玻璃砖的柔和日光,共同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氛围。除了中庭空间,在多功能厅和位于顶层的大跨度弧形屋顶活动室内,也开有巨大的圆形天窗,光线洒在地面和墙壁上。 阳光透过天窗,穿过色彩明亮的开洞 摄影:陈颢 走廊中透过玻璃砖的柔和光线 摄影:陈颢 多功能厅的圆形大天窗 摄影:陈颢 为营造室内的活泼气氛,在建筑中可以找到多种尺寸和不同开启方式的窗:通向庭院和活动场地的落地窗,与玻璃砖墙组合的推拉窗、上悬窗、固定大方窗,活动室木门上的圆窗,等等。门窗尺寸模数均参照成人与幼儿的人体尺度,将不同的门窗和实墙、玻璃砖墙进行多种组合,给孩子和大人们从不同角度观察环境的机会。
多种门窗模数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万科实验幼儿园的设计,通过简单的材料组合,传达出质朴、现代的建筑氛围,清晰地诠释着不同区域和功能的立面关系:混凝土涂料的水墨感,玻璃砖的朦胧感,钛锌板随时间氧化的自然金属感,水洗石的自然触感。它们配以活动室内的彩色毛毡,木地板,木饰面板,以及活动场地的图案设计,不同空间场景中的各式材料组合和颜色搭配,呈现出灵动的气息,激发着孩子们的创造力。主入口小庭院,及多种材料的搭配 摄影:陈颢 活动室的多种材料和颜色 摄影:陈颢 主楼梯间在底层被放大,增加活动和交流空间 摄影:朱思宇
一层平面图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二层平面图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三层平面图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横剖面图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纵剖面图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剖面细部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项目名称:万科实验幼儿园,上海张江 项目地点:上海市浦东区环科路850号 项目类型:教育 基地面积:6500平方米 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 设计单位: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设计团队:吴亚萍、陈晗、杨柯、文天启、朱思宇 设计范围: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 委托/建设单位: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 摄影:陈颢、朱思宇 上海万科实验幼儿园建筑设计/刘宇扬建筑事务所//上海万科实验幼儿园建筑设计方案设计 |
-
水系水网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运河公园-大运河
gucc1992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10个口袋公园街头公园市政绿地改造-某开发
gucc1992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融创顶豪住宅大区景观设计|宅间花园四季植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定制IP全龄儿童乐园-书院文化-融创西城宸阅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九年一贯制学校景观工程|小学初中学校景观
yyw2336917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现代简约低碳碳中和应用示范中心|碳中和科
yyw2336917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星空星际主题主题商业街-海洋水元素大区景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互动型科技装置|洞庭生态创新城金茂悦东风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生态科普休闲儿童乐园-山地儿童公园设计-成
WINTER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宋井文化主题旅游盐文化小镇宋文化主题公园
lanyixier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