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6個月的角逐,《基於LID多元共生的儀征353省道生態綠廊規劃設計》項目日前從社會組-自選類項目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得首屆全國林業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全國第五名。項目由江蘇儀征市農業委員會聯合南京林業大學 ...
经过6个月的角逐,《基于LID多元共生的仪征353省道环境生态绿廊城市规划设计园林景观设计》设计项目日前从社会组-自选类设计项目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首届全国林业创新设计创业大赛总决赛全国第五名。设计项目由江苏仪征市农业委员会联合南京林业大学共同申报。 据了解,本届大赛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以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山水融智 绿色创赢”为主题设计。 参赛设计项目分院校组和社会组两个组别,按照参赛设计对象和参赛类型分院校组-自选类、院校组-命题类、社会组-自选类、社会组-命题类等4个单元分别进行。 作为地方和高校合作的社会组设计项目,353省道环境生态绿廊城市规划设计园林景观设计设计项目是为数不多的进入半决赛的城市规划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类设计项目,也是唯一一个城市规划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类获奖设计项目。 打造环境生态经济带核心区 该设计项目位于江苏省中部的仪征市,属宁镇扬同城化发展的中心地带、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规划设计、上海3小时经济圈层。 353省道作为中部环境生态旅游设计经济带的重要通道,东联扬州文昌阁、西接南京金牛湖,设计项目的实施为中部环境生态经济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环境生态基础。 沿途附近有庙山汉墓、扬州西郊森林公园景观设计、捺山地质公园景观设计、铜山森林公园景观设计、枣林湾、天乐湖、登月湖等旅游设计资源,设计项目城市规划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定位与仪征提出的“1(枣林湾)+10(特色镇)+100(旅游设计点)”全域旅游设计思路高度契合。 353省道环境生态廊道城市规划设计园林景观设计既不是行道树勾勒的城市规划设计道路设计,也不是高度园艺化的城市规划设计道路设计,更不是刻板的林带行列式种植。 设计项目在低影响开发(LID)的理论基础上,注重保护当地自然环境生态生态环境基础,挖掘环境生态和林业资源的可生态可持续弹性发展潜力和长远的环境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价值,采用近自然式的搭配设计模式,打造“林、田、园”三位一体的绿色环境生态廊道景观建筑,展现生物多样性活力,开展环境生态农林体验游憩活动,带动和促进沿线村镇乡村旅游设计的全面发展,成为城市规划设计区域环境生态发展的绿色驱动器。 尊重自然顺势而为,还原乡村环境生态风貌。设计项目对原有的丘陵、水系、湿地尽量减少参与者为破坏,充分保护现有农田、林地、湿地、水系、村庄等原环境生态的自然风貌。沿线总体坚持因地制宜、相对集中连片的原则,宜农则农,宜林则林,集中连片的冲田、农田全部保留成永久性基本农田。整个环境绿化景观建筑带采取不连贯、有远有近、宽窄不一的方式。 营造近自然森林景观建筑 充分结合设计项目沿线的生态环境现状,根据现场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最大限度设计利用现有水体、田园、林带等资源,贯彻大环境生态、大景观建筑、大旅游设计的整体统筹观念,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以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乔木为主,常绿与落叶搭配,乡土与新优搭配,合理建立复层种植结构,增加生物多样性,丰富季相变化。 在树种选择上,兼顾景观建筑效果、环境生态效果和经济效果。在整个353环境生态绿廊建设中,城市规划设计树种近200种,累计种植树高20米左右的树种3.3万株,占43%,如杂交马褂木、七叶树;树龄能够达100年以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上的树种约3.5万株,占46%;此外,金钱松、白皮松、银缕梅、宝华玉兰等珍贵树种4.6万株,占57.5%;榉树、乌桕、北美红栎、金叶水杉等彩色树种2.7万株,占34%;枇杷、薄壳山核桃、枣、杏、柿等观果树种7000多棵。 乔木下的地被大多数区域采用播种白三叶草方式,既能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肥力、增强景观建筑效果,又能减少工程造价、降低常年管护成本。 设计项目针对353省道两侧300米范围内的山、水、田、林、路、村庄等,提出统一园林景观设计的思路,对园林植物配置、地形解决、设计空间开合等进行统一考虑与园林景观设计,以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期在有限的投资内达到最佳的整体统一、简洁大气的效果。 实际建设过程中,将沿线的丘陵、岗坡、农田、庄台等各个要素,按照环境生态自然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根据设计功能、产业设计定位需求进行综合整治提升,将地形整理与水景打造相结合、将房屋搬迁与环境绿化环境生态造景相结合,坚持环境生态与景观建筑兼顾,景观建筑打造尽量接近自然。 追求环境生态和经济平衡 整个设计项目城市规划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始终围绕如何正确平衡“景观建筑、环境生态、经济”三者之间关系而开展。 一是合理控制密度。设计项目不仅仅着眼于当前效果,而是从长远考虑,从5年、10年甚至30年考虑,合理安排树种密度和规格。合理的栽植密度,不仅降低栽植成本,还为苗木生长预留合理设计空间。环境绿化景观建筑带栽植大部分区域以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4×5株行距规则式、不规则式组团成片栽植,每亩控制在40株以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内。 二是精选优良苗。环境绿化建设总体上以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6-8厘米规格苗木为主,不追求苗木的胸径大小,节点环境绿化苗木以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13-15厘米规格苗木为主,关键是环境绿化建设优质苗源的选择。设计项目所用苗木均由调苗参与者员亲自赴苗木基地比价选苗,突出选择树形好、有高度、有冠幅、有侧枝、不杀头、少修剪、无病虫害的生长健壮的优等苗。 三是科学栽植。不满足于“把树栽活”,而是追求“树能长好”“棵棵成景”。所有苗木的栽植都是按照大树塘、适时栽、大株行距、施基肥等要求进行。坚持论棵栽树,栽植时候要做到水系配套、土方到位,确保栽一棵成一棵。 形成合力谋长远发展 环境生态廊道城市规划设计园林景观设计贯穿了及早谋划、长期坚持的思想。 早在城市规划设计园林景观设计之前,仪征市农业委员会牵头,对仪征境内全长29.16公里的353省道两侧各一公里范围内7.76万亩土地开展了控制性总体城市规划设计。 总体城市规划设计以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提升353省道仪征段环境生态生态环境质量、区域生产力和发展竞争力为目标,以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环境生态为原色、绿色为底色、产业设计为基础、规模化发展,一、三产联动发展为关键,以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环境生态、循环经济园林景观设计理念指导农业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生态效益相互协调和统一。 在设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国土、城市规划设计、交通、旅游设计等部门通力合作,就沿线水景打造、杆线迁移等进行会商、现场办公,为设计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便利。 同时,市政府先后下发《关于落实353省道沿线可视范围内所有田块统一城市规划设计种植园林景观建筑规划方案的通知》《353省道沿线自然环境生态景观建筑提升园林景观建筑规划方案》等,促进沿线农业环境生态的整体提升,为今后全线发展环境生态旅游设计业、旅游休闲文化观光农业打下好基础。 |
-
水系水网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运河公园-大运河
gucc1992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10个口袋公园街头公园市政绿地改造-某开发
gucc1992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融创顶豪住宅大区景观设计|宅间花园四季植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定制IP全龄儿童乐园-书院文化-融创西城宸阅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九年一贯制学校景观工程|小学初中学校景观
yyw2336917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现代简约低碳碳中和应用示范中心|碳中和科
yyw2336917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星空星际主题主题商业街-海洋水元素大区景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互动型科技装置|洞庭生态创新城金茂悦东风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生态科普休闲儿童乐园-山地儿童公园设计-成
WINTER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宋井文化主题旅游盐文化小镇宋文化主题公园
lanyixier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