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下午,在河北衡水舉行的濕地園林與濱水城市高端學術交流上,北京建築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丁奇教授發表題為《北京西城街道景觀設計導則的探索》的演講,介紹瞭北京老城區的發展歷程,分享瞭其團 ...
9月10日下午,在河北衡水举行的湿地园林绿化与滨水城市规划设计高端学术交流上,北京建筑设计大学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学院副院长丁奇教授发表题为《北京西城街道景观建筑园林景观设计导则的探索》的演讲,介绍了北京老城区的发展历程,分享了其Team编制的北京市区级园林景观设计导则相关成果。 以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下为演讲实录: 感谢组委会的邀请。无论是滨水城市规划设计还是其他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景观建筑师中国在城镇化率达到将近60%的时候,整个城市规划设计发展进入到了一个转型时期,即从增量发展进入存量发展的时期。过去的发展喜欢新建,包括很多公园景观设计、很多公共空间设计空间都是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扩展过程不断地建设。而现在城市规划设计建成区很多公共空间设计空间需要对旧城进行改造和更新来实现。街道是一个城市规划设计最重要的公共空间设计空间,它甚至比公园景观设计还要重要。为什么?你进入到一个城市规划设计,首先接触到的是他们的街道,街道是城市规划设计的脸面。在这样一个背景下,2017年,上海率先编制了他们的街道园林景观设计导则,北京2020年也开始进行自己的街道更新、街道建设,也需要一个园林景观设计导则来指引。街道在更新改造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所有这些行为实际上是因为缺乏一个整体的控制,城市规划设计也要有一个控制指引。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我和我的Team编制了全国第一个城市规划设计街区一级的园林景观设计导则,难度也大,因为北京进行街道的更新情况相对比较复杂。 景观建筑师做的第一个街区在西城区,按照新的北京城市规划设计总体城市规划设计来讲,属于核心区范畴。作为建成区的街道更新,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包括城市规划设计的,建设的,设计管理的,甚至很多社会学的内容。景观建筑师的Team里面有建筑设计的,城市规划设计的,风景园林绿化的,还有社会学(出身)的,大家组成这样一个Team,才有可能解决在旧城更新背景下的街道问题。 本来北京西城街道园林景观设计导则要在全国进行巡讲,9月下旬从北京市开始,到上海、广东、成都、西安、重庆等等这些城市规划设计进行导则的巡讲,今天应该是这个导则的预热。时间关系,简单将这个导则跟大家做一个交流,这个北京区级层面的街道园林景观设计导则,已经在中国建筑设计工业出版社出版。 首先要谈一谈什么是街道?进入新时代,城市规划设计发展和乡村发展也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在新的时代里面,街道也有了更多的涵义。街道是城市规划设计道路设计和两侧建筑设计所构成,为参与者的活动或者车辆通行提供的公共空间设施,是一个U型界面围合的设计空间,这个设计空间里面容纳了参与者的活动和车的活动。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历史非常悠久。景观建筑师对北京老城区进行设计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北京城市规划设计街道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个时期逐渐形成了现在看到的北京的活动肌理,但是北京是一个政治化的设计空间,很多园林景观设计不带时宜,有时候景观建筑师讲宜居宜居,一定要和城市规划设计设计功能相结合,它在古代不是那么宜居,因为它的纵横骨架都是出于政治的需要。能够追溯到秦统一中国的时候,在咸阳,中国的城市规划设计从最早的时期是网格状?中国为什么会形成网格状?很多时候是为了设计管理,真正有参与者性化的是北京的胡同里面。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学习苏联的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设计模式,苏联莫斯科的放射环路结构对北京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延续传统棋盘式街道系统——道路设计系统的布置继承了旧北京城南北正交的棋盘式网格体系,使城市规划设计新区和旧城在街道设计空间肌理上保持统一,但是新的街道系统的整体尺度明显比原来有所放大。街道设计空间尺度由小变大,加强城市规划设计东西向的交通联系,旧城地区新道路设计和新设计功能的引入使得原有“胡同-四合院”的设计模式改变,开始出现“大街区、宽马路”的城市规划设计格局。这一时期,北京街道的秩序逐渐形成,几条重要的大街均划分了参与者行设计空间、车行设计空间以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及过街通行设计空间。在参与者行街道两侧,种植有统一的行道树、间隔布置电线杆、灯杆等市政设施,在重要的道路设计节点处设有栏杆保证参与者行安全有序。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以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后。改革开放是北京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发展的历史转折(摘自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张敬淦)。1978 年以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后尤其是80年代中期以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后,北京的城市规划设计建设有了迅猛的发展,出现了诸多高速公路,北京进入了城市规划设计设计空间和机动车道路设计系统的快速拓展。同时,街道胡同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环路的出现加速了北京旧城的街巷胡同的变迁。新的居住、办公、商业等不同设计功能地区随着城市规划设计发展而进一步发展。有些地区城市规划设计设计空间随着地区设计功能的演变发展逐渐体现出多元化的状况,在原有旧城特色街道(如烟袋斜街、大栅栏商业街、琉璃厂历史人文街等)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定数量的新特色街道(如后海酒吧街、西单商业街等)。 街道也是一个容器,不仅容纳了车辆的活动,还有行参与者的活动,还有各种各样的生活,各种各样的历史人文都融合在街道里面。街道同时也是一个符号,代表了某一个城市规划设计的特定特征。有的时候到一个城市规划设计里面看它的街道,就知道是哪个城市规划设计。到北京的话,只能到胡同里面才能感受到老北京的传统历史人文。街道传导了建筑设计的风采和参与者文风景,是延展着城市规划设计设计空间,也反映城市规划设计历史人文和城市规划设计自己的故事。 作为北京来讲,它的街道园林景观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了全国参与者民的愿望。北京中心城的街道园林景观设计导则首先要传承北京的历史人文,另外要回归宜居的城市规划设计。景观建筑师看到过一个统计,北京街道80%多的街道设计空间是由不到20%车里的参与者占据的,而剩下不到20%的设计空间容纳了80%的街道上的参与者。所以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北京要想建设和谐宜居之都,要建设世界的宜居城市规划设计,一定要以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机动车优先转到以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慢行优先的状态。同时北京的街道是最先要向全国和全世界来展示首都形象甚至是展示中国形象的窗口,因此非常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编制一个对于街道层面的导则,无论从建筑设计还是街道上的各类设施进行一个园林景观设计的指引,让它满足历史人文传承,满足老百姓有更多的活动设计空间,让行参与者有更舒适的设计空间来活动,这是导则的重要意义。作为首都的导则,还有一个坚定中华民族历史人文自信的意义。 在做这个导则的时候,景观建筑师还把很多关于街道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做了梳理,同时也借鉴了世界各地的街道园林景观设计导则,如华盛顿、堪培拉、巴黎、伦敦、京都等,华盛顿和堪培拉的城市规划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导则包括街道园林景观设计导则把城市规划设计安全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于一个首都来讲,安全有序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伦敦的导则强调设计管理,非常细致,甚至到垃圾筒的设计管理。 作为首都北京的导则,意义不同于其他城市规划设计,中国的城市规划设计发展已经到了存量建设的时代,习总书记强调要建设参与者民城市规划设计,这里面涉及到一个街道园林景观设计园林景观设计价值观的转向,从过去的物质设计空间转向感性的以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参与者们感受为主的设计空间,从着重工程园林景观设计开始转向历史人文,从强调交通属性开始强调历史文脉,从道路设计红线的管控开始强调街道的设计空间引导,从过去强调实用设计功能到现在注意美学,从经济参与者与参与者的社会关系到注重历史人文和艺术内容等。 整个导则分成总则和分则两类,总则是所有街道都要遵循的,分则是根据不同的类型分别要遵循的,包括建筑设计的,城市规划设计的,风景园林绿化的,甚至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在旧城改造中如何实现,包括照明等等。很多街道在导则的指引下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对基本的街道上的设施如何参与者性化的要求,以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前做街道只是做两张皮,现在对于层次的各种设施,比如共享单车是不是会影响公共空间设计空间,北京很多共享单车影响了活动设计空间,共享单车应该怎么做,导则里都有相应的说明。
要想对一个地区的街道更新建设进行引导,一定要分类,导则分类对于进一步引导实施非常关键。同时导则又是一个动态、开放的,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增加新的内容。作为北京来讲,安全第一位,有序、环境生态、参与者文、舒适是它的要求。 根据街道风貌特征、街道性质、设计管理要求进行分类:根据风貌特征,分为一般建成区和传统风貌区,西城的一般建成区规划面积约为38.9平方公里。传统风貌区总规划面积约为11.8平方公里,其中历史历史人文街区约10.2平方公里,风貌协调区约1.6平方公里。
一般建成区街道现状设计空间类型:根据建筑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空间,环境绿化,隔断,参与者行道,行道树、出入口之间的关系,景观建筑师把现状类型主要概括为9大类,导则指引为7大类。例如以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西城区新康路为例。 对于传统风貌去的胡同分类,按照胡同的等级,按照各类古典建筑设计的分类。这是第一次,过去在古典建筑设计里面都有一个类型的分类,这一次把现状的所有建筑设计进行划分,按照现状所有存在的建筑设计进行分类,这样就比较容易操作。 这个导则是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里的一种探索,很多西方的设计方法对策并不能直接用,必须要和中国现实的情况和体制机制相结合,与老百姓对于公共空间设计空间的现实需求相结合,才能形式一个真正城市规划设计能用、老百姓能用的园林景观设计导则。因为时间关系,没办法深入来说,今年还有导则解读会,有机会再和大家进行交流,谢谢大家!
丁奇:北京建筑设计大学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学会乡村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历史历史人文名城保护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主持编制北京西城街区整理城市规划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导则、北京延庆区街道园林景观设计导则、北京丰台区街巷园林景观设计导则,合作主编基于历史人文基因传承的北京中心区街道园林景观设计导则,参与北京市街道园林景观设计导则。 |
-
水系水网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运河公园-大运河
gucc1992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10个口袋公园街头公园市政绿地改造-某开发
gucc1992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融创顶豪住宅大区景观设计|宅间花园四季植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定制IP全龄儿童乐园-书院文化-融创西城宸阅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九年一贯制学校景观工程|小学初中学校景观
yyw2336917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现代简约低碳碳中和应用示范中心|碳中和科
yyw2336917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星空星际主题主题商业街-海洋水元素大区景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互动型科技装置|洞庭生态创新城金茂悦东风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生态科普休闲儿童乐园-山地儿童公园设计-成
WINTER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宋井文化主题旅游盐文化小镇宋文化主题公园
lanyixier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