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设计风景园林快速设计手册本书对风景园林快速设计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讲解,尽可能全面地概括了设计创作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流程。书中共分为七个章节,分别是:四个练习意义、三类准备知识、六类设计要素、十八条设计原则、一套设计思维、五大设计策略和四十例设计案例赏析。/ |# P v2 w' c& J: H
, E# {4 `9 n3 r* X/ E. g% ]( N- Y3 v R在每个章节中,编者对每个关键点都进行了细致的说明,如六大类风景园林快速设计要素:地形、水体、植物、建筑、铺装、园路,并对设计中应当遵循的统一性法则、变化性法则、和谐性法则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详细解说。1、四个练习意义就业、升学、提升、沟通0 j, V5 c& m: \5 B# \
" y# z. m& i- v# _* Y1 t
2、三类知识准备基础知识、术语与规范、表达表现/ w; Q. H, {1 x
0 U4 @+ N, O' D8 @# ~3 `7 Q& Z) c, A
0 A* b# B, y( A4 I! j* |
8 s6 L5 b8 n( k5 }) M2 q# G- L
3 F2 U3 u6 _) I/ L8 g! Q$ G: S
3、六类设计要素风景园林设计是由地形、水体、植物、建筑、铺装、园路六大基本要素组成的。设计师根据各自的特点,通过艺术的手法将各要素有机的组织起来,六者相互影响、相互统一。其中地形、水体构成了设计的主要骨架,植物作为生长的载体是最有生命力的,铺装、园路作为实用空间要素是景观真正使用价值的实现主体。地形:是指地表三维空间的起伏变化所形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者形态。地形是人类活动的基础,是构成园林的骨架。在景观中,地形是组织景观中其他要素和空间的主线。5 M2 d3 P5 e, V5 v4 W+ |. ?$ [
4 ^" B0 ?) V8 @3 u
水体:水体:“水者, 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也。”人类自古喜欢择水而居,水已成为园林游乐必不可少的内容。在中国传统的园林中,几乎“无园不水”,故水被称为“园之灵魂”。
5 ?9 B" a& ^. F, B
g4 i' W$ w* k' v' D植物:“山水是骨架,植物是毛发",植物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植物与其他设计要素不同的是,它是有生命的,是时时不断在变化的,会随着生长的时间和季节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质地等。; F& p+ `' v8 y
, f" S3 O1 a9 D& Y
建筑:在园林景观空间中是指拥有一定功能设施及重要视觉价值的构筑物。园林设计中应注重建筑外环境的特点,结合种植、游憩、自身功能于一体,打造舒适的活动空间。
0 T. l( w' q) o F9 i! A k# N
& `! g; a3 E& [8 T* B+ h铺装:是指通过硬质材料对三维空间的底界面进行铺砌装饰,被称为“二次轮廓线”。更强调底界面的空间划分。常见的铺装形态组合包含了铺装色彩、质感、形式等要素,所表现出的韵律、动感可以强化方案特征。
4 V2 L" P* d" z% h% S
! J& B F4 I0 I9 J7 O! n6 T& h" x9 d
道路:道路是景观中的骨架,是形成一个景观的主要结构要素。道路将景观划分成不同的空间,实现功能活动的联系,形成空间的基本组织构架。
# ^$ [3 S9 e. o
9 d0 a* Y7 ^; X
要素空间组合" s9 h: V) n9 w3 ?( C& x1 K( m
( U2 X! {6 S2 Y; l) Z6 I" Z1 {% l
4 x" N* ~0 M7 d) E! u4.十八条设计法则1 X0 d: N7 f$ ?: `6 j# O5 ~
% B6 E6 b8 F2 A7 B1 i
' g0 T% x5 [5 e9 t# \- N5.一套设计思维设计价值观: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经济合理、空间怡人、文化传承
@: U) e% k3 u) D7 \
1 A* I$ V; L- w7 P5 b7 w! z4 \
$ ]" s/ j* _/ Q
; W, v' a2 f( y
5 h. L) n5 j. [; p9 D
6.五大设计策略抓大放小、重点突出、熟记要素、范式运用、以不变应万变0 k0 M' q+ y/ j8 ?3 _3 d3 G
* D. t/ p- T: D) t& t& V
/ Y) s. N) S/ o1 p9 i
0 o/ |' W) d) Y ?2 P, W: G0 [7.四十例设计案例赏析
: v/ M8 s0 p3 @: y( n4 P& v3 G Q
1 d# a+ ]1 V% |& l/ ]% m; E, @
; Z# ? {4 }5 i8 n: o+ p4 w0 b
2 y5 Q5 i. J6 _
4 [0 @/ Y, u* @% {3 D0 J& D
5 m( P; K( `7 t6 G5 x" d
( \) z& c, V' d& W4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