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工程营造过程中不知大家是否遇到这些问题:
A:设计图纸上没有的采光井、配电箱等元素在现场出现? B:与建筑交接处设计标高无法与建筑顺畅连接,甚至出现倒排水现象? C:雨污水管横穿围墙地梁,甚至高出围墙地梁标高? D:看似非常详细的铺装图纸到现场施工时才发现尺寸不对,导致一块铺装完成后小边小角非常多? E:中心水景施工出来后才发现原来比例失调,雕塑不是大了就是小了? F:看似合理的施工工艺到现场却无法施工? G:设计图中运用大量310*310,180*180等类似的不合理的花岗岩尺寸? H:围墙上一水景到现场施工时发现水景高出围墙顶面标高? I:设计棵大树到现场一看发现设计位置下面是个井? J:项目施工完没几天就出现铺装下沉,铺装与建筑交接位置拉裂,围墙开裂? K:按设计图纸上的植物配置种植苗木,结果半年不到乔木某一品种死掉一大半? L:弄个木花架,结果施工完了才发现花架高度不是太高就是太矮或者顶上木格条根本不牢固? H:雨水井不是一半在绿化一半在铺装上就是处于台阶位置?
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呢?返工重来?
这也是一个景观项目如果想做好,现场管理人员会非常劳身累心的原因所在。我们有没有反思过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问题,是哪些因素的出现导致的结果呢?还是我们在整个项目操作过程中忽略了某些重要环节呢?这是个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个行业始终是往前发展,往合理的方向推进。我就自己的一点工作经验对这个问题提几点看法:
无论是设计公司还是甲方在设计阶段都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现场
一:本行业对设计公司水平的考评过于重视方案设计能力,忽略了扩初、施工图设计、现场服务能力. 对施工图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般设计公司招几个施工图经验丰富点(画过几年施工图设计)的带一大帮刚毕业的学生进行扩初、施工图设计,由此导致施工图设计人员经验不够、对方案的解读力不够。甲方的设计管理人员虽对设计方案多次进行了评审,但缺少现场核对,多专业综合评审环节。
二:设计公司对现场了解太少,一切都以甲方提供的基础资料为准,忽略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及现场条件的变化。我估计本行业70%以上施工图设计人员基本无现场施工经验,平时也极少去现场,画图都是凭一点画图经验在想当然的进行设计。他们对景观材料,景观现场的施工工艺,施工流程不了解。
三:设计阶段建筑、景观、水电等各专业在设计阶段各自为战,配合度严重不够,导致各专业的设计图纸打架严重。
四:设计人员对当地的景观本土资源了解不够。
五: 设计人员跟甲方的沟通不够深入。目前行业在方案阶段双方沟通还是比较多,进入施工图阶段后就基本上由设计单位主导设计,其实这是很不合理的。
六:对现场的跟踪服务不够。目前行业施工图设计师一个项目施工图纸交底完成就算完成任务。很多情况下项目从设计开始到施工完成,都未去过现场一次。所以根本就谈不上对现场效果的跟踪服务了。
就我个人目前对景观行业的一个理解,梳理出认为比较合理的扩初、施工图设计流程应该包括下面这些阶段:
第一步:施工图设计师参与方案设计最后几轮评审,充分解读设计思路,把握方案设计重点及甲方对设计的要求,为扩初设计打下基础; 第二步:施工图设计师与方案设计师的深度沟通,具体了解方案中每个细节的设计思路及具体内容并对方案实施的可行性提出专业意见; 第三步:基础资料、现场情况核查落实。现场实际尺寸、标高测量,进一步完善基础资料; 第四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向方案设计师和甲方同时提供现场核查报告并提出相关建议; 第五步:施工图设计师对项目所在地本土景观材料资源进行考察,并形成汇总报告; 第六步:施工图设计师就设计控制性标高、主要用材品种、主要植物品种、重要节点处理等一系列问题与甲方设计管理人员做深入的交流沟通,并一一确定; 第七步:扩初设计完成后甲方设计管理人员应严格审核设计成果,并将各专业设计图纸进行合并,找出打架的地方后与各专业商量解决办法; 第八步:施工图设计完成后甲方设计管理人员应组织设计公司、项目公司相关部门、相关专业对设计成果进行会议评审; 第八步:施工服务。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应严格遵守设计合同的约定对项目进行现场施工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