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次设计中,我们都在思考景观除了视觉与功能之外的一种有关精神价值的传递。站在雁来湖小镇遥望西山,我们希望找到一种更为纯粹和极致的方式来诠释空间。
场地位于西山脚下,进入即可180°远观西山。阳光透过云层照在成片的树林中,形成流动的光影,大面积的原生水景,为景观营造了很好的基础。在进入场地之后,设计师有了最直观的思考——如何找到场地与天空的链接,与西山的对话,从而建立一种“天、地、神、人”一体的场所精神。
在西山的起点,
遥望西山。
既然在山脚下,我们不妨把它解读为山开始的地方,再以艺术的方式来表达“入山的仪式感”——设计利用两组平行的墙体垂直交叉,形成一处6mx6mx6m的白色开放立方体,并从正方体顶部切割出一个圆形,于是有了“天圆地方”的景观构筑物,我们称之为西山之门,踏过此门,走入西山。
▲设计师手绘稿
▲模型推敲
构筑物生长在一片老林树中,在有阳光的天气,会在一天中随着太阳的角度变化,在不同的时间段呈现不同的光影形态。光线经过方与圆的切割与重组,像是获得了新的生命,时而热烈,时而柔软,时而明亮,时而昏黄。
▲光影在一天中的变化
人们置身其中也会被不同的空间情绪而感染,从而衍生出自己在这样的空间里独特的体验。就像建筑大师路易斯康所坚信的那样——光给予一切存在。
在竖向处理上,我们将构筑物抬升至与建筑等高,并通过一条笔直而对称的水轴线建立起与建筑的对景。水景倒映着两旁的水杉林,光线从林荫中有序的穿过,此时的光从具象的“形”转换成有序的“线”,营造出一种奇幻的秩序感。
6mx6mx6m的尺度缩小了人在空间中的比例,台阶也加强了进入山前的仪式感,当人们从阶梯从下而上仰望时,这样一座纯白色高大的立方体构筑,会令人从内心深处生出一种无名的敬畏,敬畏于神圣的自然,生命,时间。沿着阶梯缓缓而上进入空间之后,被切割的光影,被引导的情绪,它们像是某种力量指引着我们往前。
柔美而温婉
雁来湖小镇
“睡美人”的爱情故事也为西山脚下的雁来湖小镇,奠定了柔美而婉约的气质。在展示区引入段,设计利用昆明“花城”的便利,在原生树林间打造了一片浪漫花海。以柔美的形象还原我们对西山的印象,营造婉约的气场,再通过花海之中微地形与植物的组合产生包裹感,带来沉浸式体验。
沿着“西山之门”前笔直的水轴线继续向前,两侧的榉树成林,犹如第一次走进场地时郁郁葱葱的场景。水景一直延伸至建筑前,形成了一片被圆形草坪所环绕的开阔水面,与构筑物顶部的圆遥相呼应。
设计在此做了一条直线并在其黄金分割点的位置进行斜切引向建筑,折成一处转角空间。此时,视线既可以看建筑横向面的转角,又不会一望到底,让人们可以继续保持着向前探索的欲望。
穿过建筑迎来的是一片开阔的水面。建筑承上启下,将前后的水景连成一体。作为一个文旅小镇,舒适的体验和纯粹的度假感是不可或缺的。
从山到林,从林到水,空间的情绪也随着起初颇具仪式与庄严感转到慢慢放松。我们将场地原有的水面扩大,在生态、自然的景观中营造出一片可以彻底放松下来的水岸空间,也形成与水的互动。
与此同时,我们将光的叙事从景观构筑物延伸至此,创造出一种与之前截然不同的光影形态。光打破之前的序列与切割感,变得更为随意自在,边界清晰而富有趣味的光影组合,与湖面跳动的光点形成互动,构成一片悠闲、散漫的光世界。
场所,光线
旋律,空间
这些都是组成设计精神价值不可缺少的部分。阳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我们以光的叙事,以纯净自然的白,为西山脚下的一片场地带来一处被赋予精神价值的场所,面对自然,面对生命与时间,我们都为之肃然起敬。至此,空间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构筑,而是无限延伸的自然,人在其中呼吸、聆听、感动,成为它的一部分。当夕阳西下时,场地被落日的余晖染成了金灿灿的一片,愈显神秘而深邃。我们就像第一次来到这里一般,遥望西山,敬畏自然。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融创雁来湖小镇
业主单位:融创中国西南区域集团云南地产
景观面积:约10.5万.0㎡(含二期4.8万.0㎡)
项目地址:云南安宁市太平新城
景观设计:纬图设计机构
设计团队:杨灿 李婉婷 吴春 戴甘霖 李文翔 蔡雪莲 李理 何洁 李俊毅 唐晓娇 杨根 廖春霆 邓玲 王利如 宋照兵 姚淞骅 熊典葳
业主方管理团队:黄茜 刘璐 周斐俐 周伟 毕建权 张毅 刘飞 丁杨
建筑设计:上海大椽建筑设计(方案) 四川华西建筑设计院(施工图)
景观施工:重庆同棋园林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建成时间:2020年
摄影:目外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