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3 Z9 Y, M5 I! ? B8 @' c
. ~4 Q9 y. g9 g* Z& J
- J5 x. O: q' m$ x
% |9 G+ C, [* _* t: f8 W意向图关键词:后工业 遗址 景观 设计 钢铁产业园 改造设计 钢铁 工业遗址 工业园区 现代设计 工业 工业改造 工业园区 工业遗址景观 后工业景观 工业景观设计 工业遗址保护 工业景观 工业公园 工业遗址公园 后工业景观 工业遗产# B; {( b/ p6 Q2 d& u& L# H& n
' h' P9 E P- G. ^$ n8 m
Tips:" S2 q0 b' c8 c
$ H# \/ `6 e1 d3 L9 V后工业景观包含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内涵。广义后工业景观的外延包括许多领域:后工业城市再生景观、工业历史遗产保护、后工业建筑改造、后工业景观园林和后工业公共艺术等等。涉及到的学科相应的包括城市规划、城市设计、遗产保护、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环境艺术专业。狭义后工业景观概念的外延限定在城市开放空间和郊野后工业景观。主要包括城市后工业公园、城市后工业广场、郊野废弃地公园和矿区后工业公园。狭义后工业景观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后工业公园的景观设计。
% M( _0 H3 H$ ~0 ]7 J6 v4 Q
, Z) _6 v% H! O6 X( b4 N' a: a% p: Y0 i
后工业景观植根于后工业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紫景之中。因此后工业景观与后工业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进入“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经济形态从商品制造经济转变为服务经济,以新兴科技产业、金融、服务为代表的第三产业逐渐取代以传统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工业的衰退以及城市的不断扩展,导致了大量工业废弃地的产生;另一方面,人类对工业文明的反省,“重建”、“再生” “循环利用”成为人们进行景观改造的基本策略和时代主题;经济增长模式从向自然掠夺的粗放模式向注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化模式转变;后工业景观正是基于生态伦理,充分利用生态技术对工业废弃地进行的生态恢复和
1 F& o$ t1 ]0 B4 \! V生态更新。, f+ A: k7 y! W8 k4 p4 W
i) s' J7 s: @, f. R# G4 C, Y& [* \
5 l7 F& t9 k5 z+ {( e& i4 N1 s* @% D( t+ |" u5 x5 D
/ M" B) _0 e! w* v1 L/ k! S6 I3 Z; I4 g! u+ [
: [$ H% ~% W& K& U9 s; Z/ E! K' @ [8 `' s. i+ d
# ?3 k5 l9 a6 e' A1 a: k, F# J1 n7 q0 j
' F" A) \! t, T3 r1 E. i: l. J$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