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n S, M1 X$ a
/ G$ O* W$ u, ]7 a2 D" m1 m" i图片关键词:纪念碑 建筑 景观 雕塑 公共空间 绿地 纪念遗址 景观设计 效果图 景观效果图 纪念碑景观 纪念性景观 公共艺术 景观雕塑
) w7 e! f% `# L0 S+ T/ R- A2 n+ E4 q+ E3 i, D: g( ^$ q! j
Tips
: x0 ^( r( P V; T0 ~任何景观的美感产生都不是毫无根据的,在追求更高的艺术目的过程中,外在的形象美是一个好的景观作品所必须的基础,而使景观具有传情达意的功能则是其至关重要的精神内核。拉普卜特认为:当设计人员强调形式美时,大多数老百姓却在找寻环境中某种象征性的含义。可见人们对于景观的欣赏的基础是探求景观的意义。纪念性景观的主要价值就是它的纪念意义,这一类别的景观设计意图非常明确,借助不同的景观形式向人们传达这一形式所表现出来的纪念信息。因此,纪念性景观创作的关键就是能否恰当的,准确的表现出它的纪念性意义。
. c# D+ S. V% R- f) u1 Y0 r# o: B
" ~8 `: G$ g& x( \! D( Z* g' u
9 @" S5 ^( ^: w* L2 M; X% d* P
5 t% T+ f% B2 ?' d- c( _- ]
# k& Y* Q3 Y0 ]% l' Z2 f- W纪念性景观与一般景观的区别就在于它本身特有的精神功能,它触及人们的内心情感。人们将需要传达的情感通过景观的物化形式表现出来,与人内心的情感形成交流与共鸣,引发人们的理性思考,最终潜移默化的引导人们的价值观与道德观。比如纪念性场景通过种种历史史实的展现及记忆信息的梳理,不仅满足人们的怀念情绪,更使人们能够借鉴过去,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进而推动时代发展。只有从内心真正的理解所要传达的纪念内容是什么,才能在设计中避免空泛,实现对其纪念意义的传达。设计要从无形到有形,最后达到无形的效果。纪念性景观通过其表达出来的意象与观赏者产生情感交流,情感交流的过程使人们的纪念心理层层递进,直到使人精神领悟,内省,甚至感化,这种对于人们精神的世界的影响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最终使景观的纪念意义与人的精神世界相融合。
1 ?+ t8 m) p9 U& \3 a' P
, q3 i" }2 R7 s$ A* r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