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楼的茶亭
△ 朝向花园的立面
地方
云南我最熟悉的地方当然是已经居住了十年的大理,其次就是普洱了。和大理相比,普洱似乎是一个没有什么特点的边地小城。横断山脉在崇山峻岭的滇西北像是一条百褶裙束紧的腰部,香格里拉地区三江并流的大褶皱向南逐渐松弛展开,经过丽江、大理、景东到了普洱,在裙摆的边边上荡漾着轻微的起伏。站在茶园的高处向地平线望去,绵亘的缓丘保持着均匀的幅度和频率蔓延到天际,深远而庸常。大理的苍山是石头山,轮廓像字体里的仿宋;普洱的山是土山,轮廓像字体里的幼圆。大理自诩有“上关风,下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普洱几乎没有风,空气安静得很;普洱的阳光显色性出众,连叶子都有盛开的感觉,花也就不当它是花了;普洱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按理说已属热带季风气候管辖,雪肯定是没有了,但1300米的海拔又使它区别于紧挨着的西双版纳,炎热也与这里无关。温湿度在普洱已经调和到丧失性格的完美境界。透过思茅松挺直的树杆间隙偶尔能瞥见白花花的一片,那是山谷中的水面反射着阳光。这些筑坝蓄成的瘦窄水库,像叶脉一样深入周围的山谷,那里面的常绿亚热带植被中间,偶尔会出现棕榈、鱼尾葵、鸡蛋花和桫椤带来些许热带的消息。
△ 普洱的地平线
△ 山间的水库
带我们来到普洱的甲方李总来自景东彝族,她的家族和亲友分布在景东和普洱两地。虽然故乡景东成就了她的事业,但从生活环境的角度她唯独钟情于普洱。她在普洱县城最南端的高家寨村买下两亩宅基地,打算就在此地安家,并逐渐把事业版图从景东南迁过来。2014年我们刚认识李总的时候,她已经有了两个在读中学的女儿。景东人家族观念很强,生意也多以家族企业的方式来经营。李总当时想要造一个大房子来容纳三代同堂的生活。除了她的先生,李总的父母和她的两个女儿也会搬来居住,同时还要有客房来容纳来访的亲戚朋友。
普洱殷实的人家好像都有自己独立的宅院。还记得我们到普洱的第一顿饭是在一栋小洋楼的院子里(所谓院子,就是院墙内围绕建筑的空地)。那是三月份,大理还偶有妖风肆虐,普洱人家都已经在院子里用晚饭了。这栋小洋楼是李总表弟的家,后来我来普洱出差也经常来这里吃饭,但除了用卫生间,我几乎不会进到房子的室内,因为花园实在比室内舒服得太多。再后来我认识了当地著名的版画艺术家马力老师,他住在县城近郊一个叫“画眉箐”的庄园里。我记得每次去“画眉箐”串门儿,要么是坐在那个浪漫的热带花园的亭子里,要么就是待在主楼内庭院的檐廊下,相比之下,室内总感觉有些闭塞而且黯然。
△ 画眉箐
在花园中,院坝里,简易的凉棚下,普洱人围着一张张低矮的竹制圆桌吃饭,大家坐在大约30公分高的竹凳上,正餐都会有点野餐的感觉。普洱并不产竹,同类型的家具在版纳地区也很常见,大概属于滇西南普遍的风土。竹杆拼接成框架,竹席绷成表面,讲究一点的桌子中间的圆盘是抬起来的,可以转,也就算跟江湖主流接轨了。因为结构围在外侧,重心低,稳当又轻盈,移动起来特别方便,以至于那些固定在室内的红木餐桌都有点尴尬,因为普洱人心中的餐桌是游牧性质的。
△ 从三楼茶亭看向普洱市
昆明的建筑师杨雄说中国食物链的顶端在纂新农贸市场,那是因为他没来过普洱。这里不谈饮食文化,因为在普洱的食材面前,文化是葡萄皮,最好吐掉。景东腊肉的好我其实不想让更多人知道;普洱的鸡只有炖汤这一条路,汤喝掉,肉照样吃,因为肉质顽固,汤化不了。李总每次都把鸡脚夹到我碗里,我也每次都郑重其事地完成啃鸡脚的仪式。单看这脚其实不像家禽,更像鹰隼一样的猛禽。一般热衷于凤爪的女士们都不建议尝试,首先筋腱太过有力,关节都很难掰开,掌中宝那块Q弹厚实的肉最后才能吃到。腿骨那亮黑的表面不是胶质,而是紧致的皮,要用牙撕扯下来慢慢嚼,回味无穷。这可不是浑浑噩噩的鸡,它踩踏过的土地孕化着充盈而不羁的生命力。
普洱的自然几乎是可以不设防的,人类战胜自然的一切智慧在这里似乎都显得有些多余。我不知道高更初到塔希提岛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感觉。不过普洱总是让我想起佩索阿的那句话,“思考事物的内在意义,是多此一举,就好像去思考健康。”李总说她喜欢普洱的人文环境,让人特别放松。我一开始还很惊讶,这县城连个靠谱的书店都没有,人文从何说起呢?后来的经历让我相信了李总的话,道理也简单:这里的人都不复杂。
△ 普洱近郊的田野
融入
李总的宅基地位于高家寨的最高处,西南面紧贴山体,几乎有些仓促地从城市直接过渡到自然。一条弯折的水泥路包抄过场地的东北面,连接了道路两侧挤挤挨挨的人家。从这些房子外立面漫不经心的颜色和装饰来看,普洱似乎不是一个有明显的建筑传统的地方。李总解释说,“在云南还是你们大理人对建筑最讲究,一辈子的钱都攒起来造房子;我们普洱这边山里头盖房子随便得很,支起一个木头棚子就能过日子。”从历史上看,普洱地区的少数民族受汉文化影响甚少也甚晚,汉文化并未深入民间。解放前经历战乱和瘟疫;解放后百废待兴,城市建设当然也只能借鉴外来的蓝图。我们在云南的建筑实践,多数情况下都会被地方传统文脉所影响,而且云南大多数地区,都保留了特征鲜明的乡土建筑体系,这个传统往往会成为我们工作的素材或者是必须回应的前提。但是在高家寨的这块宅基地上,我却完全感觉不到任何明显地来自传统的线索。普洱市周边的山区的确还保留了几处少数民族的传统村寨,但这些遗迹已然被封存为历史,和这个地区现在的生活几乎没有关联。
△ 模型照片
周围邻居们的小别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选择了背对山坡,面朝城镇的向背关系。所以在用地的安排上,也都是把起居用的大院子留在了朝向城市的东北方向,西南向靠山的院子往往只是一个狭小的杂院。但我做的第一个决定就是要把向背关系调转过来,让这个家背对城镇的凌乱和喧嚣,在静谧的花园中构建生活的秩序。好在李总这块地还算阔绰,基本上是周边宅基地的两倍大小,沿路的一边有将近40米的长度,场地的进深也超过30米。建筑师有相对从容的空间来腾挪出一个内外平衡的状态。
邻居们的建筑风格虽然不敢恭维,但邻里关系依然重要。按照李总的任务书这应该是一个超过1000平米的大房子,但周边的小别墅看体量都不大于500平米。我因此希望弱化这个房子作为单体建筑的感觉,它的姿态应该是往后退的,它宁愿参与到这片乡村情调表面上的琐碎中去,也不要过于彰显其存在感。所谓“和而不同”,“不同”容易,“和”很难。
△ 沿道路的立面(从南往北看)
△ 沿道路的立面(从北往南看)
我是一边画平面草图,一边切体块模型来找到这个设计的方向的。平面草图的重点在于安排功能和流线,同时处理好花园和室内的相互关系;体块模型主要验证建筑的立面形体和周边建筑的关系。同时操作这两个基本工具,上述的几方面意图在反复不断的权衡中互为进退,逐渐达成一种平衡。这个房子主体三层的高度和周边建筑保持一致,三层高的立面对外的轮廓顺应道路的曲度转折,形成和周边建筑面宽比较相似的尺度感,并在南北两端,让立面跟紧挨着的两户邻居的外立面对齐并衔接起来。在草率而杂糅的风格包围当中,努力低调的姿态其实也并不低调,这个我是明白的。但既然不能跟邻居打成一片,也不大可能真的被忽视或理解,那就面带微笑,彬彬有礼地站一边儿吧。
△ 第一张平面草图
△ 第一个阶段的工作模型
花厅
用地属性决定了每一块宅基地都是被自家院墙所限定的,这一点必须入乡随俗。从最早的那张草图就可以看出,中心部分连接花园的厅堂是生发这个设计的原动力。这个厅堂东北面用一个水院来形成边界,水院背后再安排工人房和储藏室进一步隔开外面道路偶尔的嘈杂;厅堂东南角是主入口,设置一个门厅跟主入口庭院之间形成过渡;厅堂的西南面是一个总长度50多米的连续透明的立面,从西北角的后院尽端向东南方向转折绕行,在中间的餐厅区域撞向山体,又转而绕回来包裹住南边的主庭院,最后结束在南端头的老人房。通高的木框玻璃推拉门自由开合,形成跟花园浑然一体的状态。
△ 朝向花园的立面
△ 朝向花园的立面
△ 从后院看向餐厅
△ 从茶室看向餐厅
结构的安排呼应了空间的向背,剪力墙集中在北侧和东侧,形成对空间的包裹,西南面用细钢柱支撑,尽可能不干扰厅堂朝向花园的透明度,所以山脚的挡土墙可以看作是一层平面西南方向真正的边界。而山体地形的转折也反过来影响了平面的轮廓。紧贴山体的桑拿房和影音室的立面顺应这部分等高线的走向,跟主体建筑形成一个角度;餐厅南边的等高线向南扭转,挡土墙和连接餐厅屋面露台的室外楼梯又折回到主体建筑的正交体系中去,自然就促成了餐厅不规则的平面轮廓。
△ 山脚、挡土墙与院落
这个是一个沉浸在花园里的静谧的厅堂。宽大的玻璃移门大多数时候是推开的,空气自由流淌;室内外地面没有高差,行住坐卧可以无意识切换;阳光在不同的时辰从各个方向洒进来,光线被各种植物的枝叶筛出热带才有的模样;蜻蜓从餐厅这边飞进来,落在沙发的靠垫上小憩,再不慌不忙地从水池那边飞出去;晚上也不必拉窗帘,林间百草的气息是香薰,虫子们窸窣的细语是夜曲。
云南建水的马辛林老师把建水传统院落住宅中供奉天地君亲师位的堂屋称为“礼教空间”;而把连接前院、中庭和侧院天井的花厅称为“性情空间”。礼教的时代早已远去,但中国人的性情还是应该在花园里得到颐养,这一点我是深信不疑的。马老师还用《中庸》里的“大德敦化,小德川流”来形容建筑空间秩序的两种品质。“大德敦化”对应堂屋的对称庄严,“小德川流”对应花厅的灵动闲雅。我们在乡下盖房子,条件允许的话,起居室最好都能有点花厅的味道。
△ 起居室南侧
△ 起居室内南北向视角
△ 从起居室转向餐厅
△ 餐厅
△ 餐厅连接山体的端头
游走
因为门口道路很窄,停车只能在用地内解决。李总想像的三代同堂需要安排四个车位。于是我们设计了前后两个入口庭院来分担停车任务。木格栅的大门和院墙平齐,登堂入室的主入口退到庭院内部,并转向东南,主入口雨棚和车库灰空间的屋顶连为一体,停车后可以便捷地进入室内。
△ 从木格栅大门看主入口庭院
△ 主入口与车库
△ 从主入口透过门厅看向水院
南北两部楼梯分别靠近前后两个入户门,尽可能减少效率性的竖向交通对起居空间的干扰。主楼梯平面为半圆形,用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形,双曲面的梯跑上下两端直接跟楼板相连,轻盈地悬挂在通高的玻璃砖幕墙前面,幕墙室外的清香木早已是枝繁叶茂,上午的阳光透过密密匝匝的枝叶,在玻璃砖上投下边界模糊的光斑,再经过玻璃砖凹凸的表面进一步折射成朦胧的光晕,像一个莫奈式的滤镜来配合着楼梯曼妙的身姿。
△ 从厨房岛台看起居室
△ 从起居室看主楼梯
△ 从三楼俯瞰主楼梯
△ 从二楼看楼梯间
△ 楼梯细部
与此相对的北楼梯位于平面最北端,为折返双跑形式,采光方式跟主楼梯类似,只是把玻璃砖换成了U型玻璃。从北楼梯抵达二楼,首先会进入一个特别通透的家庭活动室,这种通透感像是一楼起居室的延伸。从这个位置向北看出去,前面一排别墅正好留了豁口,让出普洱市和远山的天际线,这是在景观上唯一能打通内外的地方。家庭室南立面直接连接一楼餐厅的屋顶平台,穿过平台可以去往后山,也可以从室外楼梯下到一楼庭院。家庭室楼上是一个喝茶的凉亭,四面风光更无遮挡。
△ 茶室和北楼梯起点
△ 从二楼看北楼梯
△ 从家庭活动室看向后山
△ 三楼的茶亭
我不喜欢单纯的交通空间,为了尽可能减少过道和走廊,我们在二楼用一套主卧室,在三楼用一个禅房把贯通的流线切断。只有李总夫妇二人可以在二楼通行无阻,其他南北两侧的房间需要从两个楼梯分别抵达。这样的安排取消了平面上的穿行,集中地处理公共流线,更好地保证了卧室区域的氛围和私密感。
我们在李总两个女儿的卧室和禅堂外侧安排了露台,让这些房间有面朝花园和后山的室外空间。这些错落布置的露台在立面上形成剧院包厢的效果,加强了上下之间的联系,也更强调了这个房子朝向自然的姿态。
△ 上下两个女儿房的露台
△ 大女儿房室内
△ 从禅堂看后山
结构
李宅的结构设计从一开始就得接受一个头重脚轻的事实。一楼是流动的大空间,结构需要克服较大的跨度,同时朝向花园的立面需要尽量通透;但是二楼和三楼却需要被更密的墙体分隔成房间,立面上也需要更多的实墙来保证房间之间的私密性。
因为空间向背的特点,李宅一楼的结构布局也极不规则,大部分的结构墙体被安排在平面的北侧和东侧,沿着花园周边的立面上只能布置相对纤细的钢柱(15厘米见方)。钢柱的数量也被减到最少,保留下来的钢柱用铜皮包裹,和柚木色的推拉门框混在一起不易察觉。
△ 钢柱与柚木门框
空间中最短跨度达到7.5米,这对于一个三层小住宅来并不寻常,为了保证连续拉通的混凝土顶板效果,我们采用40厘米高的上反梁来克服了这个跨度。餐厅屋顶的楼板撞向山体的做法一方面是对流线的安排,另一方面也是要从山体这边获得支撑,来平衡主体部分结构侧向力的需要。
△ 从餐厅屋面露台看向桑拿房泡池
△ 从桑拿房泡池看向后院
二楼和三楼平面墙体的位置和一楼大相径庭,为了不增加梁的高度,我们不得不在深化过程中平衡结构受力、流线安排和房间布局各方面的需求,在几个因素你来我往的“推手”中,将墙体的位置最终确定下来。
因为花园立面基本上是透明的,结构楼板形成的水平线条成为最为显著的立面表情。我们把楼板外表面统一向外突出40厘米形成一个拉通的檐口,同时配合落地门窗,也起到一个薄阳台的作用,在二、三楼的房间也强化室内外贯通的感觉。这个外凸的部分同时也是一个贯通整层的雨水沟,屋面和露台的雨水会就近流入这个檐沟,然后再被导流到立面端头的雨落水管中去。
△ 幕墙、薄阳台和檐沟
材质
我们在云南喜欢用清水混凝土盖房子,首先是因为简单直接,云南的大部分地区没有做外墙保温的必要,这大概也是巴西建筑师喜欢清水混凝土的道理,因为结构混凝土就算是粗糙一点,也可以是理直气壮的;第二我们的项目都比较强调跟自然的关系,即使喷涂了保护剂,清水混凝土粗糙多孔的表面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微妙的改变,在没有严重空气污染的地方,清水混凝土都可以优雅地老旧,养出时间的光泽;第三,我喜欢低维护的建筑,生活不会一直宠溺娇气的房子。
李宅的设计从一开始就强调室内外的连贯性,从里到外的使用清水混凝土也顺理成章。而且这个房子大部分的立面是透明的,实墙相对较少,空间也很通透开阔,把清水混凝土用在室内,并不会给人压抑或者粗野的感觉。
△ 绿荫、玻璃砖墙与清水混凝土
“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这个天平在普洱需要一点点倾斜。就好像普洱饭菜重食材而轻料理一样,对于李宅,我们重视材料质感的同时也尽量简化构造。
这个房子尽可能地采用传统自然的材料。清水混凝土统一采用8公分宽的木模板,让墙面和天花顶板的机理显得比较自然,整体感也更好;室内采用柚木地板,20公分的宽度匹配大“花厅”开阔的尺度;房间的木门也是用柚木在现场加工的实木门。大部分露台采用架空的柚木平台;局部地面(比如楼梯踏步)直接在混凝土表面磨出水磨石效果,花园的铺地采用腾冲的火山岩切成的10公分厚的弹石砌法。我们对接近室内的几排弹石基层做了水泥硬化,防止下雨的时候,弹石缝中的泥浆溅入室内。线型排水沟的外侧地面直接在素土夯实基础上铺设弹石,让石缝间自然长出草或苔藓。栏杆扶手采用实心的紫铜棍和紫铜方通。紫铜很快被空气氧化成稳定的褐黑色,表面的金属光泽被氧化层掩护得格外沉着。所有的提升推拉门和窗户都是从“森鹰门窗”特别定制的全实木门窗,木门框在做漆的时候特别选用了跟柚木接近的颜色。一楼起居室朝向花园的立面推拉门需要做到2.9米的高度,这几乎挑战到这个门窗体系的尺寸极限。
△ 立面檐沟的火山岩盖板
△ 花园里的火山岩弹石铺地
△ 楼梯踏步、栏杆与扶手
使用
李宅的主体完工是在2017年。那年春天,我陪着李总陆续购置了这个房子主要的家具。2018年又陆续完善了花园和一些室内的细节。李总不喜欢植物过于繁茂的花园,因为普洱的植物总是生长得太过疯狂。于是经历了好几次调整,才确定了主要的树种,基本上都是生长相对缓慢的观赏性乔木。比如前后两个入口庭院的清香木,靠近餐厅的桂花树,主庭院南端掩映邻居山墙的棕榈,夹在餐厅和茶室中间的莲雾,后院端头的鸡蛋花,以及起居室水院端头那棵尖叶木樨榄。
△ 露台与树
山坡和庭院交界处的挡土墙用当地毛石砌筑,几年之后,石缝里都生出了漂亮的蕨。主楼梯玻璃砖幕墙外的那棵清香木似乎占据了最得天独厚的位置,长得尤其恣意猖狂。我每次去普洱,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修剪它的枝桠,怕它们密不透风,遮挡了主楼梯的光线。适应期最长的是那棵桂花,开始几年总是垂头丧气的样子,后来才发现是因为庭院紧贴山脚,雨季的时候地下积水过多导致的,后来堆出土坡,把树上提了半米,才看它终于缓过气来。
△ 主楼梯玻璃砖幕墙外的清香木
△ 餐厅和茶室之间的莲雾
△ 水院北端的尖叶木樨榄
△ 主庭院南端的棕榈
△ 挡土墙上野生的的蕨类
但这个房子却成了李总的心病,虽然她非常喜欢,但却总是住不进来。房子刚完工的时候,李总就发现她先生和她父母不太情愿离开景东,她对普洱的热爱似乎不太能得到家人的共情。后来李总的大女儿结婚,二女儿出国,她一个人住进1000多平米的宅子更不可想象。这些年也有不少朋友想跟李总买下这个房子,她都表示无法割爱。工作室对这个项目投入了太多心力,就这样空荡荡地放在那里,我也一直非常沮丧,但又觉得很难去发表一个没有被使用过的住宅。直到今年春天,又跟李总谈及此事,她说生活又要发生改变了,为了帮助大女儿抚养教育小孩,李总一家都得搬到昆明去住,普洱这房子十年内她是住不成了。她于是提议把这个房子变成民宿,整栋出租,但是对于民宿的运营管理又不太自信。于是我们决定现在发表普洱李宅,就算广而告之,希望能找到对普洱和这个房子感兴趣的朋友,跟我们一起合作,把它好好地当作民宿经营和使用起来。(有意者请邮件联系info@zhaoyangarchitects.com)
△ 李宅夜景
我深感民宿总还是应该结合具体的地方与真实的生活,风格化的空间炮制都是浮光掠影。未来的心智是四海为家的。真正的地方性不可能被标签化;生活的剧本都是真实的人生,这也是无法被标准化的。这个能够沟通“地方”和“人生”之间的独一无二的建筑会吸引全球化的乡下人(globalvillagers)。
我的其他几位坚定地走在归乡路上的甲方,她们的人生也同时连接着世界和她们所代表的那个地方,不可替代。她们的内心既有对故乡的依恋,努力地把生活扎根回乡土;也有对广阔世界和人生的热切探求。在我的工作中,这已经发展成具有某种普遍性的情境。作为合作者和同路人,我一方面用建筑来回应这种跟生活世界建立联系的方式,同时也尝试跳出对专业性和创造性的狭隘认知,尽一己绵薄之力,推动我们设计的房子参与到跟这个鲜活世界的互动中去,也算是最近的一点感悟吧。
2022年8月,于大理山水间
设计图纸
△ 一层平面图
△ 二层平面图
△ 三层平面图
△ 剖面图
△ 墙身大样详图
业主:私人
基地面积:1112m2
建筑面积:1124m2
建筑、室内和景观设计:赵扬建筑工作室
设计团队:赵扬、王典、李烨、李乐
结构设计:马智刚
机电设计:北京卡林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清水混凝土专项施工:素造建筑
实木门窗系统:森鹰门窗
项目地点:中国云南省普洱市高家寨
设计阶段:2014.05–2014.12
施工阶段:2014.12–201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