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网
住宅
市政
方案
文本
项目
PSD
VIP区
仅VIP可见
注册
登录
苏州八坼学镇会客厅|得当设计
117
0
0
0
2022-11-26
v
设计师:得当设计
项目分类:
首页
›
景观设计作品
›
艺术装置
›
设计概况
画板
0
转播
“我们做一个屋顶,在屋顶可以看到夕阳,看到大运河”,2020年开春第一次踏勘现场的时候,一句朴素也略带兴奋的话,寄予了会客厅在设计之初一个美好的憧憬。
会客厅位于苏州吴江八坼街道老街,离运河仅仅十分钟的步行距离,实际上是老街一系列微更新中的第一个项目。老街微更新的主要动因缘于运河对岸苏州大学未来校区即将落成,时任领导提出将八坼老街打造成学镇,期待未来学生成为一股新生力量融入老街,给老街的焕新带来新的契机。
在这样的期待下,作为公共活动空间的小小会客厅,就成了新旧融合的关键载体,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小建筑担负起了一个大使命。我们后来时常开玩笑说,这是一个有野心的房子。
▽ 学镇会客厅与京杭大运河
“漂浮的客厅”
八坼最早从京杭大运河畔的一个小集镇发展而来,经历了明清两代快速的聚合与发展,成为如今苏州市吴江区的一个行政区划街道。老街是八坼街道的核心腹地,也是早期集镇的所在,因而老街内建筑年代各异,有保留至今的清代木构、石桥,也有上世纪末新建的楼房,房屋风格杂糅,材质混杂,是典型的江南小镇模样。虽说地处富庶的鱼米之乡吴江,但平日的八坼老街也大多只能见到老人和小孩,年轻人都出去闯荡,老街亟待活力的补给与更新,而运河对岸苏大未来校区的引入正好带来了更新迭代的可能。
同大量的小乡镇一样,八坼老街属于一种高密度的居住聚落,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虽有曲径通幽之意趣,但也不免处处觉得逼仄狭窄,放不开手脚。而且因为房屋权属和建设用地指标的问题,会客厅的最终落位恰恰又是在老街的心脏部位,须拆除一座危旧校舍新建会客厅。这无疑又给设计和施工陡增了难度。
▽ 会客厅被老街的房屋所“包裹”
面对这样一个“困局”,当时脑子里涌入的第一个想法,便是得让这房子“漂浮”起来,用底层架空作为一种策略,使得房子轻盈地脱开地面,让来到这里的人不再被包裹在巷道的局促之中,而是体验到豁然开朗的通透感。
为了让这个架空的空间尽量开敞无约束,建筑选用了能够实现大跨的钢框架结构形式,并且与结构专业商量在中心部位抽走了一根柱子,让架空的空间获得一种“无柱感”。不过也正是因为选用了钢结构,给原本就已经困难重重的施工条件又带来了新的挑战,吊装钢构件的大型起重设备无法通过狭窄的巷道进入施工现场,为此还不得不拆除了几间危房,才得以为施工开路。不过事后看来,这也多少有点因祸得福,开路所形成的通道空间也算是将会客厅从严密的包裹中释放了出来,透了口气。
▽ 设计概念“漂浮的客厅”
▽ 会客厅分层轴测图
▽ 钢结构施工阶段
如果说架空是为了“透口气”,那么下沉就是为了让人能“呆得住”,架空层的设计完成面标高比周边地面下降了60公分,形成了一个“既架空又下沉”的庭院,庭院的四周又用拆旧回收的老砖砌筑了台阶,在弱化了下沉边界的生硬感的同时,又强化了场所的围合感和亲和力,不破坏庭院内外的视线穿越,不让庭院产生一种深陷坑底的紧张感。
▽ 建成后的架空下沉庭院
为了能让建筑更有轻盈的漂浮感,减少二层体量压在头顶的压迫感,柱子与架空层顶面的交接处还设置了一段5公分的“小脖子”,看起来像是个减震器,虽然只是个视觉上的“障眼法”,但这个小处理确实会让头顶的建筑显得轻快一些。上二层的楼梯间也同样故技重施,让最底部的镀锌钢板与地面脱开15公分,梯段中央的梯段梁也被钢板所隐藏,如此一来,楼梯间看起来像是一个缓缓降下的登机梯,更增加了二层体量的悬浮感。
▽ 柱子与架空层顶面之间的“小脖子”
▽ 进入二层的“悬浮”楼梯间
会客厅建成后启用之初,也恰逢几十年一遇的罕见持续高温,架空所带来的穿堂风和中庭所形成的拔风效应,也让这个架空的下沉庭院成为了老街居民纳凉的绝佳去处。老人们带着孩子在这里嬉戏,社区居民所组织的社团也经常在这里举办合唱表演,这个庭院在持续不断地为老街注入活力。
▽ 架空层的日常活动
“种一棵银杏树”
架空庭院的中庭里,是移栽过来的一棵银杏。为什么要种一棵树在这里,说起来也只是一个感性的决定,总觉得有一棵树在那里,这个房子便多了几分生气。当时选树的时候也是费了不少周章,因为树的高度跟房子要匹配,才能实现“一层看树干,二层看树冠,屋顶看树梢”这种移层看树的景致变化,也算是一个小房子里扩大景深的好办法。选一棵落叶树,也是期待四季的变化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庭院里能被鲜明地感知,想想秋天时那一地的黄叶,也是件极为写意的事。
房子落成后,笔直的树干与架空层结构柱的微妙关系,也是个意外的惊喜,树干的存在让柱子获得了某种自然的柔软,一时间竟有些分不清楚,哪根是树干,哪根是柱子。
▽ 银杏吊装进场
▽ 架空层的树干与柱子
二层是会客厅的主要室内空间,主要用作阅读、会议、展览等开放式功能,外加一个三层夹层的儿童阅读空间。为了让空间的使用灵活性够高,对于未来使用场景的适应性更强,空间并没有做明确而强硬的分隔,唯一能被强烈感知的就是这棵银杏树了。树在二层就像被收纳进了一个玻璃盒子,在玻璃幕墙围合成的中庭内安静地站着。
我们用银杏在二层创造了一种内向的景观,当然也没有放弃与外部景观对话的机会。会客厅西南立面所开的两道通高4米8的竖窗则创造了一种被引导的外向景观,充分感知到老街的景致与状态。
▽ 二层中庭内的树冠
▽ 二层西南立面的竖条窗
“眺望运河的屋顶”
屋顶的形态是一个微微的卷曲,既是与老街坡屋顶的普遍形态形成一种和而不同的对话方式,也是为了让屋面的露台体验更加放松和自然。
实际上对于这种卷曲的感知,从二层的室内空间就已经开始了。为了让这种感知明确而真实,二层室内吊顶的形式并没有抹平屋顶的标高变化,而是顺着屋顶的曲线,在室内也悠然自得地扬起了一道曲线。为了这道曲线的平滑,桥架和风管的走向也动了不少脑筋。吊顶标高的变化也顺应了东北侧一个小的夹层,并在二层与夹层之间形成一种对视和对话的关系。
▽ 二层卷曲的吊顶以及夹层空间
屋面的高度在设计时被精心测算过,主露台的标高控制在10米以内,这个高度刚好可以越过老街大部分房子的屋脊,形成远眺的景观,又不至于太高而对周边房屋形成体量上的压迫和日照上的遮挡。但10米的标高还不足以清晰地看到远方的京杭大运河,因此我们又在屋顶重新演绎了老虎窗的形式,并让老虎窗变成一个可上人的次级露台,标高被抬升到13.5米,视线可以轻而易举地穿越整个老街,看到远处繁忙的京杭大运河。
▽ 柔软卷曲的屋面
八坼源于大运河,那是八坼的根,我们希望在这个屋顶,大家能感受到大运河的存在,看到一个运河小镇的根。同时,我们也能在屋顶欣喜地感知到,运河对岸已经落成的苏大未来校区,将是八坼街道作为未来学镇的活力源泉。
站在会客厅的屋顶,既是寻根问祖的回望,也是开启未来的展望,“八坼从哪里来,又将去向哪里”,我们的追问,似乎已被解答。
▽ 学镇会客厅眺望大运河以及苏大未来校区
▽ 会客厅施工全过程
技术图纸
▽ 总平面图
▽ 一层平面图
▽ 二层平面图
▽ 三层平面图
▽ 屋顶平面图
▽ 东南立面图
▽ 西南立面图
▽ 西北立面图
▽ 东北立面图
▽ 剖面图1-1
▽ 剖面图2-2
▽ 剖面图A-A
▽ 剖面图B-B
▽ 墙身详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苏州八坼学镇会客厅
空间类别:社区公共活动空间
项目地区:苏州市吴江区八坼街道
竣工时间:2022年7月
建筑面积:484平方米
业主单位: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政府八坼街道办事处
设计单位:上海得当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策划合伙人:陈欣雨、蒋文超
设计合伙人:王俊锋、顾铮
设计团队:孙闻良、杨毓琼、刘章进、范若男、李亮
施工图设计单位:苏州东吴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苏州千彩叶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摄影:存在建筑
剩下
81%
内容需要登录解锁
得当设计
CITY
关注Ta
建筑
中国
公共空间
遇到下载故障
请加微信
!
v
得当设计
全球
0
1
0
已关注
关注 TA
苏州八坼学镇会客厅|得当设计
CONTENT AREA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回复
匿名隐藏ID
小龙虾繁育基地景观规划-现代农业观光田园综合体虾稻田PSD总平面图下载
资料专辑
精品下载
最新资源
原创素材
方案文本
方案文本
资源
案例
经验
我的发布
景观文本
建筑文本
规划文本
SU模型
lumion模型
CAD施工图
PSD总平面
其他素材
原创资源
招投标
情报
资讯
前沿
热点
产品
材料
大区
示范区
商业
道路
公园
酒店
文旅
滨水滨江
HI!~
×
你还没登陆哦
升级VIP会员,包万G素材免费下载!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