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网
住宅
市政
方案
文本
项目
PSD
VIP区
仅VIP可见
注册
登录
中山大湾区中心展览馆|建筑|景观
95
0
0
0
2022-11-26
v
设计师:WutopiaLab
项目分类:
首页
›
景观设计作品
›
艺术装置
›
设计概况
画板
0
转播
山只是地质的偶发事件,山不存心杀人,也不存心讨好人,山所具有的所有情感属性都是人类的想象力所赋予。——罗伯特.麦克法伦《心向群山》
△ “飞翔的红山”屋顶
△ 建筑外观
Wotopia Lab为万科深业的未来之门-湾中新城项目设计的半透明的被称为“飞翔的红山”的大湾区中心展览馆,于2022年7月落成开放。它坐落在珠江三角洲的西岸、深中通道的西大门处,处于湾中新城的滨海一线。天气晴好之时,可以从屋面直望大海另一侧的深圳前海的壮观的高楼群。这个雄心勃勃的展厅是一座漂浮在海边的新城新地标。
△ 建筑鸟瞰
△ 建筑外观
房地产商的坚持
承担售楼作用的展示中心是有一些追求的房地产商在面临日益内卷化的市场下对建筑学的仅有的坚持。这几十年的房地产繁荣和竞争,让中国的住宅从平面到立面日益趋同。作为销售的形象工程的同时为了提高客户体验感的售楼中心却越来越受重视。售楼中心也逐渐从单纯的售楼功能到前期以展示生活方式结合售楼并在后期转型为可供住户使用的社区中心或者商业的复合功能。在相当长的时候,作为展示中心的售楼中心在设计上也渐渐相似,直到随着社交媒体繁荣成为重要的视觉传播后,房地产商意识到了展示中心可以作为社交媒体繁荣背景下的重要的视觉媒体而带动楼盘的影响力和销售。这样就要求展示中心具有创新和与众不同的设计。
△ 场地俯视
△ 建筑鸟瞰
△ 建筑鸟瞰
一个BDO
城市展厅所在的新城的先行示范区,因为七通一平已经将原来基地的信息抹得一干二净。而成熟而流畅的示范区整体设计,其实在剥离其建筑有限的变体后,则在中国的各种新城所见略同。这就是 Generic City。面对Generic City。我突然有了一个激进的想法。我要做个反射周边的黑色BDO:Big Dumb Object。它象征着未知、神秘的巨大力量。以一个简洁、纯粹、鲜明的形象抵御繁复、抵御工巧。巨大沉默冷峻的它能吸引着场地各个方向的目光以及网络的舆论,无须多言,人们一望而知:它就是参观新城的起点和反Generic City雄心壮志。
BDO是一种身份
我选择BDO的理由是激发客户的冒险精神。大多数新城是中心城区的功能外溢而成为附属品。我观察了万科这个项目的雄心是要打造一个具有中心城区功能的新城。可惜任何愿景的文字描述都是苍白的,只有一个有冲击力的观念才能代表勇气。勇气本来就是我们普通人最缺乏的。BDO就是勇气。
△ 首轮概念设计方案
以在地性的理由被拒绝
方案送交有关部门后以没有地方文化特色被拒绝了。我既不想在一个现代社会需求下的功能体积上披一件所谓的传统建筑的外衣或者不伦不类改写传统建筑的打满补丁的外衣,也不想把传统建筑常见的材料比如夯土砖木材之类以在地性的名义组合在一个当下的建筑上。更不想穷尽当地文献把所谓的器玩,植物和动物之类的具体地方特色形象直接建筑化或者多次改写成一个所谓具有当地特色的拟物不类的建筑。我做了一个工作室罕见的决定,重新出了一个方案。我回到了最熟悉的话语术——象征主义,我没有放弃BDO,但又一次用我最熟悉的山来对BDO的外观做了易于表达以及接受的改头换面。
△ 建筑鸟瞰
△ 建筑外观
借山,BDO but whisper
我为什么选用山,因为“山所具有的所有情感属性都是人类的想象力所赋予。”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符号,也很容易抽象化成各种形式的当代建筑形体。还有,既然在中山,取山作为在地性的象征主义解释是一个顺理成章的理由。
原先的BDO没有可供解读信息的黑色沉默,会让人不安。我改写BDO的重要的技巧是回到自己常用的处理手法,用漂浮的半透明的白色来让BDO有了让人放松警惕的低语。
△ 建筑外观
创造BDO的几个原则
BDO首先是要大。
原则01,形体要明确简单。展厅的形体基于钻石型场地。由此生成几何形柱体体经过简单几笔模拟山脉轮廓线变化的切削,便成为了一个简洁、纯粹、鲜明的形象。
原则02,体积大。我把一个两层半的建筑用足低层建筑的规范限制而达到了21米高。
原则03,跨度大。展厅是个巨型结构。由两组集成了疏散楼梯、电梯、管井、卫生间等辅助功能空间的核心筒作为结构主支撑,实现了16m*30m的无柱开放自由空间。释放的建筑公共区域得以连续和延展户外景观同时还能灵活适应任务书尚不明确的展示空间。
△ 建筑分解轴测图
我的在地性心思
我在撰写特别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的过程中,有了一些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的非形式主义的思考。我有意识将这些思考手法化作为小心思加以运用到我的建筑创作中构建新形式。
小心思01,半透明。根据古代史料和笔记记载并参考古画。可以推测古人不仅用丝绸,纸张甚至云母和琉璃作为窗户的采光遮风材料,而且在夏季通过拆卸窗户通体覆盖绿纱来防蚊通风。日常中也是以布帘竹帘珠帘来遮阳。这样就在建筑的视觉上形成了一道暧昧隐约的界面。我在这个项目中选用了28%和50%等不同的孔隙率PTFE膜材来达到半透明的效果。削弱BDO的压迫性而呈现一种欲语还休的亲和力。
△ 建筑外观
小心思02,把气候边界和视觉边界剥离。中国传统建筑的立面会根据季节和使用要求的变更而变动,我们看到的历史遗存形象在实际使用中不一定意味着视觉边界也不一定是气候边界。中国传统建筑的气候边界是变化的。所以我着迷于在建筑设计中把视觉边界和气候边界剥离。这次选择PTFE而非ETFE的原因是,PTFE网格膜能提供达到消防规范通风要求的孔隙率,这使得建筑师在真实建筑边界和膜材之间可以制造了一个暧昧的气候腔体。这一腔体既不属于室外也不属于室内,而是一个充满柔和的光线、茂密的绿植以及微风的灰空间,是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岭南地区一种在地性气候的当代表达。
△ 二层半户外灰空间
小心思03,屋中屋。不过传统建筑的保温性能不足。就要求冬季在室内利用家具,织物和取暖物品构建更小的易于保温的独立空间,形成了屋中屋。于是我把二楼PTFE膜后的空间打造成一个空中的村庄。会议室接待室和展厅都被设计成了独立坡顶小屋,围绕着可以一窥底层的中庭参差而自然的排布(注:展陈设计未遵照建筑设计导则,二层一半的空间未按设计意图被展陈搭建临时改变)。每个小屋有其独立的气候边界并被半室外绿植花园所包裹,别有洞天而成桃花源。
△ 二层屋中屋轴测
小心思04,漂浮。在观察中国传统建筑屋顶的时候,大多数人会局限在屋顶的形式,颜色和材料以及装饰。我的体悟则是,建筑的柱子似乎不是支撑屋顶而是要拉住要飞起来的沉重巨大的屋顶。“如翚斯飞”。中国的屋顶呈现的是一种飞翔的野心。所以在这个BDO,我没有去坚持科幻电影里的悬浮而是一种要飞起来的漂浮。先通过基于结构的悬挑和首层公共空间的开放感做到底层空间最少接触地面。再用PTFE膜包裹出完整的二层以上建筑的体积。约3m宽幅的PTFE膜从顶到底连续,不设横缝和横龙骨,竖向龙骨也采用隐框,从而使白色体积实现了最大的整体性。
△ 立面近景
△ 立面近景
小心思05,鳌山。半透明的PTFE膜让我想起了古代用织物和纸张制作的名为“鳌山”的灯山。白天利用日光在半透明界面的内侧创造影子,晚上利用灯光在半透明外侧创造影子。这些手法让BDO漂浮起来,也让它不再默默不语而有了可猜测的表情。
△ 立面近景
红山
我对着第二稿白色漂浮山峰的方案迟疑了许久。白色是建筑师最安全的技巧。但少了勇气。我突然想起来了白雪覆盖的天山深处的汗腾格里峰。由于大理石岩体,在夕阳照耀之下通体散发红色光芒,因此有了别名“红山”,也被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山峰。我决定把屋顶油漆成耀眼的橘红色,同时首层除了地面也采用一样橘红色。深棕色的地面和户外地坪连成一体。红色山体仿佛要脱地而飞。半透明白色的PTFE膜覆盖的山体,如同积雪同样在夕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从街道上看,白色的形体层峦起伏,但随着观赏角度的移动,橙红色不时地从峰峦之间的缝隙中掩映透出,引人神往。于是珠江西岸的“飞翔的红山”便无可争议地成为焦点。
△ 建筑外观
△ 建筑屋顶鸟瞰
△ 建筑屋顶鸟瞰
别有洞天
建筑一层需要满足公共性和透明性的需求,它可以看成被连续掏空的山体,所以在室内形成了连续的拱形。橙红色的弧形穿孔铝板从立面延续到室内直到核心筒边界。这使得一层空间获得了充分的外向性,与室外形成一个整体,两者之间以一层薄薄的全玻璃幕墙的气候边界分隔。橙红色穿孔铝板拥有不同的孔径,开孔率能够保障空调、排烟等暖通需求,从而创造了一个干净连续的墙面-天花。在一层的中央位置,同样的橙色铝板包裹着一个核心的仪式空间,这里放置着展厅中最重要的、近15m长的巨大沙盘模型。灯光从二层屋顶穿过由镜面不锈钢包裹的中庭,倾泻而下照亮了大湾区的沙盘,见光不见灯,如同圣光照向圣坛来强化商业叙事的神圣性。
△ 一层室内展厅空间
△ 一层室内展厅空间
△ 一层室内展厅空间
△ 一层室内展厅空间
△ 一层从电梯厅看沙盘展厅
橙色洞穴般的空间延续到了一层的电梯厅和楼梯间,但当人们到达二楼的时候,眼前则豁然开朗,彷佛到达了一个白色的世外村庄。这是展示中心的会议、接待、展陈功能区。之前的空间戏剧性的情绪平静下来转而投射到内容的戏剧性上。
△ 楼梯间
△ 二层中庭
△ 二层半户外灰空间
在山顶
我们用橘红色铝型材格栅按照设计的山地起伏做成屋顶覆盖了屋面上的户外空调机组和排烟机房。一个建筑师做到这里也算完整圆满。但是这对我而言还远远不够。
我坚持在有限的屋顶挤出一个山顶露天剧场。这其实是一个人剧场,我希望用它在耐心的等待中去俘获某个转瞬即逝的时刻。我设想自己站在红色山顶,自己也被映射得红红得,我看得见青山碧海,欲望就在脚底下,是看得见周边的混凝土钢和玻璃的森林在快速长成。在Generic的日常中沉浮的凡人,总会有些不甘心。只有勇气和想象力才能具有和时间短暂抗拒的能力。人生尽管不容易,可我气喘吁吁,赤脚站在这反Generic City的红山山顶上,这个真实又不真实的山顶上,那个年轻时费劲气力爬上泰山,是瑟瑟发抖熬过了一晚上,看见太阳从远处徐徐升起的那个时刻会突然重现而凝固。恐惧,怯懦甚至卑微堕落都可以理解而升华壮美和高尚。那将是“我要走向我天性之处”的时刻。
△ 屋顶露天剧场
△ 屋顶露天剧场
那些爬上山顶的人,一半是爱着自己,一半是爱上自我泯灭。——罗伯特.麦克法伦《心向群山》
△ 屋顶鸟瞰
△ 总平面图
△ 一层平面图
△ 二层平面图
△ 剖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飞翔的红山(Hovering Kan-Too)-大湾区中心展览馆
项目地址:中山市翠亨新区马鞍岛
委托方:中山市深业万胜投资有限公司
建设面积:1800.0㎡
建筑材料:钢,铝板,混凝土,PTFE膜,穿孔铝板,水磨石等
设计时间:2021年11月-2022年5月
建设时间:2022年3月-2022年7月
设计公司:Wutopia Lab, ArchUnits
主持建筑师:俞挺
项目经理:戴欣旸
项目建筑师:张朔炯
设计团队:郭培健、施捷雨、倪晨昊
建筑施工图设计:华阳国际
设计团队:张伟,赵卫国,刘进(给排水),李娜(暖通),梁文锋(电气)
幕墙深化设计:大地幕墙
设计团队:王重力、李金龙、王帅
室内施工图设计:G.ART集艾设计
设计团队:李伟,袁俊龙,薛超,高东伟,谭佳彬,张鸿儒,王瑞,张功波,贺庆,王首亨,周丰富
软装设计:G.ART集艾设计
设计团队:梁茜,郑雅文,华克,陈艺文,程让让
照明顾问:张宸露,尉诗羽,刘雪怡
甲方建筑师:马平成,姚翥,林海涛
摄影:CreatAR Images
剩下
72%
内容需要登录解锁
WutopiaLab
CITY
关注Ta
建筑
中国
展览空间
遇到下载故障
请加微信
!
v
WutopiaLab
全球
0
13
0
已关注
关注 TA
朵云书院米罗店|WutopiaLab
独白美术馆|WutopiaLab
广州未来社HOUSE|WutopiaLab
中山大湾区中心展览馆|建筑|景观
CONTENT AREA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回复
匿名隐藏ID
小龙虾繁育基地景观规划-现代农业观光田园综合体虾稻田PSD总平面图下载
资料专辑
精品下载
最新资源
原创素材
方案文本
方案文本
资源
案例
经验
我的发布
景观文本
建筑文本
规划文本
SU模型
lumion模型
CAD施工图
PSD总平面
其他素材
原创资源
招投标
情报
资讯
前沿
热点
产品
材料
大区
示范区
商业
道路
公园
酒店
文旅
滨水滨江
HI!~
×
你还没登陆哦
升级VIP会员,包万G素材免费下载!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