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中國國際礦業大會地質公園與地學旅遊發展專題講座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舉辦,這是中國國際礦業大會首次把地質遺跡保護和地質公園建設作為分論壇主題納入會議內容。與會人員分享瞭我國地質公園與地學旅遊 ...
10月23日,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地质公园景观设计与地学旅游设计发展专题讲座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办,这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首次把“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建设”作为分论坛主题设计纳入会议内容。与会参与者员分享了中国地质公园景观设计与地学旅游设计发展的经验与成果。 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建设开新篇“地质公园景观设计的建筑景观规划设计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建立地质公园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保护地质遗迹及生态环境,促进科普教育,合理开发地质遗迹资源,促进地质公园景观设计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可生态可持续发展,设计利用地学的理论和设计方法对策,吸收其他学科的精华,为旅游设计资源调查、评价、城市规划设计、开发、设计管理及保护设计工作服务,进而促进旅游设计事业的发展。”中国地质调查局党委委员、国家地质公园景观设计网络中心主任王小烈这样介绍了地质公园景观设计的起源。 中国地质遗迹比较丰富,种类比较齐全,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数国家之一。中国最先提出由政府部门组织建立国家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在世界上也是早期建立地质公园景观设计的国家之一。1999年,国土资源部在山东威海召开全国地质地貌景观建筑保护座谈会,提出开始实施国家地质公园景观设计计划,为此成立了两个机构,一个是全国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景观设计领导小组,另一个是评审委员会,并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和标准。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建设如火如荼。据国土资源部地质生态环境司副司长陈小宁介绍,2001年有11个国家地质公园景观设计获批,2002年是33个,2004年是41个……截至目前,中国共批准了185个国家地质公园景观设计。从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景观设计的分布来看,基本遍布了全国31个省市,其中西部地区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发展得比较好。 据悉,为了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世界级国家地质公园景观设计的倡议,中国从2013年开始申报世界级地质公园景观设计,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20个世界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分布在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有33个世界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大约占了四分之一。中国的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质公园景观设计设计管理设计模式,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赞中国地质公园景观设计的建设设计工作发挥了开拓性的推动作用。 陈小宁副司长表示:“多年来,国土资源部地质生态环境司作为地质遗迹保护的职能部门,不断探索地质遗迹保护的方式,从单一的建立保护区,到开发和保护并用的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建立国家地质公园景观设计是保护地质遗迹最好的有效手段。” “中国的国家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建设设计工作已走到了世界前列,而且有自己的特色,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力,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王小烈这样评价了中国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在世界的影响。 各地积极探索新设计模式 据了解,广东青岚地质公园景观设计起步晚,规模小,总规划面积17.16平方千米,以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流水侵蚀地貌为主,公园景观设计内的地质遗迹内容丰富多样,拥有温泉、瀑布、碧潭等景观建筑,其中绿岛晴岚为国家4A级景区规划。 对于该地质公园景观设计的建设,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县长林文锋表示,青岚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在实践中探索并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措施。 一是创新设计保护开发经营设计模式。地质公园景观设计的保护和开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2012年公园景观设计所在的饶平县公共空间财政预算收入只有4亿元,解决不了地质公园景观设计保护和开发设计利用所需要的投入。面对这个难题,在充分调研和考察的基础上,他们主动动员当地的旅游设计龙头设计企业参与地质公园景观设计的开发建设,采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合作设计模式,所有权为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地方政府拥有,经营权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由设计企业自主投资,对地质公园景观设计进行开发设计利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负责投资建设地热博物馆和其他的科普设施。 二是强化政府主导,健全设计工作机制。青岚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在推进保护设计管理和开发设计利用的过程中,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开发放在第二位,完善城市规划设计设计管理机制。 三是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保护开发设计工作。在建设过程中,该县确立了打造精品地质公园景观设计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在政府的主导下,依靠设计企业的资金,仅用三年的时间就把青岚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建设成为地质观光、科普科考、旅游休闲文化度假,环境生态旅游设计于一体的大型精品景区规划。 青岚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创新设计保护开发经营设计模式,采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合作设计模式,强化政府主导,发挥设计企业作用,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环境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 获得显著成效的还有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在谈到地质公园景观设计的未来时,该地质公园景观设计设计管理局局长娜仁图雅充满了信心,她表示:“阿拉善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如今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将继续专注于沙漠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和环境生态生态环境建设,推进沙漠地学科普教育和科普设计研究,不断创新设计设计工作设计方法对策,严格按照世界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建设与设计管理标准,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符合阿拉善当地经济社会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沙漠地学旅游设计设计管理新设计模式,让沙漠地学旅游设计从阿拉善走向世界。” 另一个世界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则运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向世界展示公园景观设计景观建筑及各方面设计工作,而且设计工作非常有特色,也为中国世界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建设、运行和设计管理作出了表率。 首都圈地质公园景观设计之一——延庆世界地质公园景观设计目前正在编制3年行政纲要,地质公园景观设计主任尤宝军表示,该园的建设原则是“科研立园,生态可持续发展,交流共赢”。同时,他还介绍了首都圈地质公园景观设计的整体情况,北京市目前共有8个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其中2个是世界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分别是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和延庆世界地质公园景观设计,主要分布在北京市的周边山区,为环境生态涵养发展区,也是北京的绿色屏障。 地学旅游设计借力蓬发 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建设在全国乃至世界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地学旅游设计也在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建设中得到发展与推广。 中国一些学者最早提出地学旅游设计,地学旅游设计在中国已有近30年的发展时间,现在已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科学体系和参与者才培养体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田明中教授认为,地学旅游设计主要是设计研究旅游设计业中所涉及的地理学与基础科学的问题,关键是推动旅游设计业开始走向科学旅游设计。在他看来,地学旅游设计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 一是孕育阶段。1979年,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引动了中国旅游设计业的起步。当时,地学界便积极运用地球科学知识为旅游设计业服务,但还处在摸索阶段。1985年之后,中国先后召开了全国旅游设计地学研讨会,成立了中国旅游设计地学设计研究会筹委会。 二是初创阶段。一系列的学术年会召开,建立了省级地学旅游设计组织,制定编写旅游设计地学概论等,对培养中国旅游设计业参与者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成长阶段。1992年,中国旅游设计地学设计研究会成立;1996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在北京召开,向与会的120多个国家的6000多名地学家介绍了地学旅游设计。在此阶段,中国培养出首批地学旅游设计硕士、博士,并积累了地学旅游设计的理论知识及参与者才,为建立中国地质公园景观设计体系奠定了基础,并促成了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景观设计的诞生。 四是开拓阶段。中国开始申报和建设国家地质公园景观设计,世界级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开始在中国诞生和发展。2005年,中国旅游设计地学设计研究会正式更名为中国地质学会旅游设计地学与地质公园景观设计设计研究分会,全面为旅游设计业提供服务,更加注重为地质公园景观设计的健康发展服务。这个阶段是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发展的里程碑。 对于地质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地学旅游设计线路园林景观设计,田明中教授认为“要能反映这个公园景观设计地质遗迹特色和园林景观设计价值的地学旅游设计,保证安全性、可达性、科学性、特色性、系统性和可生态可持续性。” 发展成就与未来方向 在国家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建设制度方面,陈小宁副司长介绍,首先是申报和审批制度,国家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实行资格申报与授予、批准命名分开审核的制度。国家地质公园景观设计的申报条件一是地质遗迹的科学意义;二是地质遗迹的科普和美学园林景观设计价值,还要展开相应的宣传;三是地质遗迹要有一定的规模。程序主要经历3个阶段,一是资格评审;二是城市规划设计建设;三是批准命名。申报设计单位由公园景观设计所在地的县、市、省参与者民政府,两年申报一次,获得资格后编制国家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并有3年的建设期。 据了解,中国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建设如今已走过了10年的发展道路设计,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一些优势。2013年,中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为非洲国家举办了国家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和地质遗迹保护的培训班。 陈小宁副司长认为,中国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建设主要取得了四方面成就:一是有效保护了地质遗迹资源;二是推动了地学科普和科研设计工作;三是极大地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四是促进了中国设计外合作交流。 具体而言,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建设有效促进了地质遗迹的保护,节约集约设计利用自然资源,为科学设计研究和科学知识普及提供重要的场所,以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提高公众环境生态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赋予旅游设计新内涵,创建地质设计工作服务经济社会的新设计模式,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在地质遗迹保护方面,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建立了地质遗迹数据库,在保护区内设立监测点,划定保护区级别,加强对游客和周边居民的宣传教育,减少参与者为破坏,对地质遗迹景观建筑进行修理、修复,减少自然风化,制定一些地设计方法对策规和地质遗迹保护的规范。 据了解,目前全国有300多个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开展了地质科普活动,地质公园景观设计现已成为大专院校和科研设计单位设计研究的科研基地,建立科研教育基地200多个,招募志愿者8000多参与者,业内参与者士发表论文并开展交流活动,推动了地学科普科研设计工作。各地质公园景观设计都有自己的中英文网站,加强了国际交流,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公园景观设计之间建立了姊妹公园景观设计,现有48对姊妹公园景观设计。 每个地质公园景观设计有义务保护遗迹,共同分享经验成果,促进科学设计研究,提高地质公园景观设计和地质遗迹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通过分享经验,建立最好的区域科生态可持续发展设计模式,给当地带来益处,实现共同发展,多方共赢。 |
-
水系水网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运河公园-大运河
gucc1992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10个口袋公园街头公园市政绿地改造-某开发
gucc1992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融创顶豪住宅大区景观设计|宅间花园四季植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定制IP全龄儿童乐园-书院文化-融创西城宸阅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九年一贯制学校景观工程|小学初中学校景观
yyw2336917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现代简约低碳碳中和应用示范中心|碳中和科
yyw2336917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星空星际主题主题商业街-海洋水元素大区景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互动型科技装置|洞庭生态创新城金茂悦东风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生态科普休闲儿童乐园-山地儿童公园设计-成
WINTER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宋井文化主题旅游盐文化小镇宋文化主题公园
lanyixier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0